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近日,据浙江省教育厅官网消息,遂昌县在近年来积极做好“引、借、创”三篇文章,着力构建“教育资源多元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助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以“引”为渠,激发本土教学活力
一是大力招引人才。出台史上最强教育引才政策,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举措,引进省内正高级教师等一类人才。截至目前,已引进各类高层次教育人才39人。与浙师大签订引才框架协议,设立引才联络站,聘请引才大使,建立浙师大—遂昌教师发展学校,为浙师大优秀毕业生及高校高级人才的交流和柔性引进等提供便利。2021年,共引进40余位浙师大等高校毕业生来遂昌见习实习。
二是引入教育顾问。为破解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方式等相对落后的问题,遂昌县围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民办、研学等7个层面,从教育发达地区聘请教育专家顾问团队,借助其优质教育人才资源,为遂昌制定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行动方案,实现全方位实地把脉指导,推动遂昌教育提质。
三是打造特色课堂。引进全省首个智航教育创客实验室,打造编程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推动中小学校制定编程特色教学计划。目前,遂昌县共培养中小学编程教师33名,实现全县中小学校编程教学全域铺开,呈现全县学子人人学编程,特长学生专业培养的良好局面。
以“借”为桥,“传帮带”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以城带乡,做深跨地区教共体。为实现教育提质增效,遂昌县借力山海协作优质资源,积极推进省民生实事跨地区教共体建设,与吴兴区、诸暨市建立跨地区教共体10个,积极开展教师异地交流实训及师生线下集体交流活动。目前,已成立跨地区名师工作室10个,达成师徒结对90组,派出异地跟岗锻炼10人。同时,与湖州、嘉兴、诸暨、象山等地学校结成帮扶结对30组。
二是以强带弱,做实本地域教共体。探索确定集团、联盟、托管、城乡四种类型的教育共同体模式。以城区优质学校牵头建成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根据办学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结成“小微学校”“革命老区教育”联盟2个。按照强弱均衡、地域就近原则,建成城乡教共体7个,其中融合型1个、共建型1个、协作型5个。利用育才资源托管农村薄弱学校万向中学,实现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各共同体学校收看同步课堂、名师网络课堂400余节,开展教研活动225次。
三是以点带面,做精创新型教共体。为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结构性缺编等普遍性问题,以“山海协作”师徒结对为基础,主动发力争取最大力度帮促,实现从师徒个人到校际帮扶的扩面,创新教共体形式,有效解决山区学校美育教育短板。今年3月,金岸小学与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学校结成艺术互联网结对学校。目前,省特级教师为金岸小学送来多节线上美术课堂。
以“创”为路,全方位铺就强师队伍
一是“头雁展翅”,提高校园管理水平。以“实绩论英雄”为导向,推进实施“头雁展翅”工程,组建“骨干校长班”,通过评课、赛课和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校长进行基于岗位、课堂、教研、学校及师生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提高校长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两年来,共有73位校长参与赛课及“头雁论教”论坛,听课教师达5000余人次。
二是全员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施《钱瓯名师评选办法》,构建“新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六级梯度,把所有教师纳入培养工程,推动教学能力提升。实施“点亮名师”工程,组建青年干部班、骨干校长班、新苗班、骨干教师班,加强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实施本地青年教师与湖州、诸暨、南湖等特级教师结对培养行动,开展“绿谷名教师”“绿谷名校长”“浙派名师”培养评选。
三是联手“护苗”,守好学生身心健康。组建青春健康师资、家庭教育指导师、营养讲师等“护苗”队伍。目前,已培养县级青春健康师资32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171人,国家级营养师36名;在全县45所中小学、幼儿园授课210余场,参与听课6万余人次;成立“龙谷家教”加油站10个。该县也被授予“浙江省社区家庭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