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出现规模化疫情吗?专家阐释“可能性非常小”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自4月22日起,北京报告每日新增数十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截至5月13日15时,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979例,涉及15个区。那么,北京这波疫情是否会演变成规模化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解读并表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吴尊友13日晚发文称,5月12日下午,北京市民都在疯传5月13日开始北京要封城了,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忙着采购食品,以备封控。

他称,北京的疫情没有恶化,怎么会突然封城呢?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很快正式澄清,这是谣言。“谣言,但老百姓却相信,而且传播还非常快,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大家还是担心、害怕,担心北京会出现类似于香港、上海那样的规模化新冠疫情。”他说。

那么,北京会不会出现规模化新冠疫情?他从三个方面分析北京是如何响应的:

第一,居安思危、提前准备。在今年3月份时,北京已经开始自问,香港、吉林和上海都出现了规模化的新冠疫情,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在北京?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在北京,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北京。出现规模化疫情前,是否有哪些苗头?是否有什么客观、可测量的预警指标?该如何防范规模化疫情的发生?当一个地方政府能够提前思考这类风险问题,并着手准备迎战这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应该说北京是有充分准备的。

第二,措施果断、迅速有力。在4月份北京出现几条传播链,有疫情抬头的苗头时,北京果断出手,及时落实了以高频率、广覆盖的核酸筛查为主要手段的新冠疫情防控综合性措施。这些措施,初步摸清了北京疫情的基本情况,为实施精准防控、斩断传播链条提供了及时、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北京及时采取了封控、隔离、居家办公等多种措施并举的措施,对病毒实施围追堵截,封堵了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这些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毒在北京的传播扩散。

第三,数据真实、规模可控。北京每天公布的疫情数据中,不仅报告每天新发现的感染者人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还公布每天核酸检测混合管的阳性数。北京把混合管检测结果公布,把疫情信息与社会分享又提前了一步。这体现了北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控制疫情的信心。从这几天北京报告的疫情来看,最高两天新增感染者超过了70例,近几天波动在40例至50例左右。更重要的是,约95%的感染者都是在管控人群中发现,社区筛查发现的新增感染者每天仅几例。

“综上所述,北京这波疫情演变出现规模化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吴尊友指出,疫情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虽然受病毒的一些生物性特征影响,但更是由防控措施的力度和速度决定的。

不过,他表示,尽管目前北京疫情向好,大家千万不能因此出现盲目乐观,不能放松防控力度。现在正是“逆水行舟”的关键时期,需要咬紧牙关努力奋战,争取一鼓作气把疫情清零,不给病毒蔓延扩散的机会。

他指出,鉴于还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层面的感染者,疫情扩散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要特别关注学校、监管场所、敬老或养老等特殊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旦病毒引入,就会出现局部暴发。

吴尊友表示,对于北京居民来说,一定要遵守北京关于新冠防控的各项规定。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出门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北京的这波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