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天府急危重症国际学术会议开幕:西部急诊大联盟成立,四大重磅研究发布

如果说医疗是托起一个国家全民健康的重要底气,那么急诊医学和危重症医学就是医学中“前锋”和“基石”的角色担当。

中国急诊医学加速开启3.0时代的当下,加快急诊学科的内涵建设,打造多维、立体、全覆盖、无缝隙的急危重症救治和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提供最佳、最快、最安全的急诊医疗服务,是中国急诊医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承担“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重要责任。

5月14日上午,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主办、四川省急救中心承办、四川名医协办的“第六届天府急危重症国际学术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教授在内的全国107名急危重症领域的知名专家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将在两天时间内开展三十余个分会场专题学术讲座,是近年来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急危重症领域学术盛会之一。

此次会议以“西部大平台,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内容涵盖急诊医学、灾难医学、急危重症、紧急医学救援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理念,以专题报告、论文交流、模拟培训、知识技能竞赛、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和维度展现西部急诊医学的规划布局、学术成果和发展愿景,亮相急诊医学发展的“西部速度”。

01

各方寄语“而立之年” :

祝贺全国学术交流盛会成功举办

杨正林院士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教授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始创于1992年,今年恰逢成立三十周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国内较早建立、运用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专科救治”为一体的急救生命链一体化救治平台。

多年来,中心主动适应四川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在西部率先成立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发展成为四川省急危重症临床研究中心;

中心承建和管理的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目前为我国唯一能够适应4000+米高原环境的国家级机动队伍,先后历经2013芦山地震、2015尼泊尔地震国际救援、2020武汉新冠肺炎抗疫等重大实战检验,成功执行了中国首例“高原环境下ECMO+直升机”航空转运等重大任务,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在重大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的首派力量。

近年来,中心积极探索将现代通信和智能技术应用于急救领域,在5G+急救和医学人工智能方面率先突破,建立起全球首个5G+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并投入实战,首创性提出“上(救护)车即入院”的急救新理念。

焦雅辉局长

正在上海指导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局长,以视频连线方式对大会开幕表示祝贺,并对长期以来坚守在急诊岗位上的全国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她表示,医院急诊医学科是任务最艰巨、最繁重、面对未知风险最多的一个学科,在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中,急诊人总是冲锋在前;如何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如何将急诊急救关口前移,是急诊医学亟需讨论的重要话题,希望这次大会上广大同行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为提升我国急危重症诊治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集体智慧。

“中国西部急诊大联盟”成员医院代表

开幕式上同时宣告了 “中国西部急诊大联盟” 正式成立。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孙明伟教授介绍,中国西部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为促进西部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强西部各省急危重症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发起倡议,西部13个省市、自治区共同参与成立“中国西部急诊大联盟”。

孙明伟教授

“中国西部急诊大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2

四大重磅研究现场发布

三位院士权威学术分享

开幕式上,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编制的1项急危重症专家共识和3项主研及参研课题项目宣布正式启动。

1

《院前急救待援期公众应对措施专家共识》发布仪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急症与创伤已成为城市人群院前急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从拨打急救电话到救护车抵达现场的这段黄金救命时间称为“院前急救待援期”,若患者能够自救或及时获得他救,将有效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为此,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联合我国急诊急救领域百余名专家,共同编制发布《院前急救待援期公众应对措施专家共识》,旨在促进人人参与院前急救、提高全民急救施救率和患者生存率。

2

《中国急诊脓毒症早期识别、预警和阻断的多中心临床真实世界研究》启动仪式

脓毒症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与挑战,每年发病1940万至3150万例,死亡530万人,高发生率、高死亡率、救治难度大,早期识别干预是提升脓毒症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开幕式上,由全国数十家医院参与的《中国急诊脓毒症早期识别、预警和阻断的多中心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正式启动,旨在实现脓毒症“未病先防、既病防传”。

3

“全国蛇伤流行病学研究”启动仪式上,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获授牌“四川省蛇伤救治中心”

为强化我国蛇伤的科普预防和规范救治,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发起的“全国蛇伤流行病学研究”在本次大会上宣布启动。这是一项面向全国的多中心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获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授牌“四川省蛇伤救治中心”。

4

《基于急诊急救大数据的突发传染病医防结合预警机制研究》启动仪式

《基于急诊急救大数据的突发传染病医防结合预警机制研究》课题,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发起倡议并宣布正式启动。未来的医院急诊科、社会药房、基层医疗机构、出入境管理机构等都将通过这个机制,让大数据担当起传染病疫情及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吹哨人”。

随后,三位院士带来主旨演讲,揭开了本届大会“学术盛宴”的序幕。

付小兵教授线上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教授为大会带来了题为《再生医学:科学问题,经济利益与大众需求》的主旨演讲,介绍了再生医学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前景。

张学院士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教授做了题为《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故事》的演讲,讲述了血液系统领域急危重症疾病诊治的一段传奇佳话。

杨正林院士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教授做了题为《视网膜致病机制》的主旨演讲,分享了该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对眼部疾病诊治的支撑应用。

03

全国急救专家齐聚交流

打通急救“最后一米”难关

除三位院士出席本次大会作报告之外,来自全国急危重症学界多位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包括: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于学忠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任主委陈玉国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张国强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赵晓东教授等,以及来自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和各位常委,来自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的副会长、常委,以及全国各地和四川省内的急诊前辈和急诊同道。

据了解,本次天府急危重症国际学术会议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举办的首场急危重症主题学术会议。截至开幕式结束,已有60余万人次观看此次会议直播。

END

文:王欢

摄影: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