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响起京腔京韵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的京剧选修课本周恢复线下教学。记者近日采访在南开大学担任戏曲客座教授的张悦,她感慨道:“上了很久的网课,终于和学生们见面了。每每在课堂上听见学生们的京腔京韵,就仿佛为弘扬京剧艺术点亮了一颗希望的火种。”

到高校教唱京剧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首批入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方面具有推进作用。在这里连续多年担任京剧课程艺术指导教师的张悦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曾被授予“荀派艺术继承人”“优秀传承奖”荣誉称号,先后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慧秋、孙毓敏先生为师,舞台常演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痴梦》等。

平时没有演出的时候,张悦最高兴的事就是来到高校教唱京剧。“首先,校方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非常重视;此外,学生们又聪明又努力,我讲课时总是座无虚席,实训时他们踊跃参加,练功时不怕苦不怕累。每个学期结束后举办的戏曲节目晚会上,看到学生们扮好妆在台上或唱或舞,投入地表演,有所收获,让我很欣慰。”

谈到走进大学校园教零基础的学生学唱京剧的初衷,张悦坦言:“我2017年来学校做了第一场讲座,讲的是荀派名剧《红娘》。当时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对戏中人物的刻画和表达方式,唱腔、表演以及服装头饰都十分感兴趣,在模仿环节更是争相上台尝试,而且学得有模有样,接受能力非常强。2018年,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成立,我欣然接受邀请来做艺术指导,教学生唱京剧。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京剧、走近京剧,不只是作为旁观者,而且是具有一定水平的鉴赏者、演唱者。京剧艺术离不开有文化的群体,当年在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文人、高级知识分子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

京剧作为国粹艺术,因其博大精深的特点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听不懂、不了解,自然也就很难喜爱上。对于如何在高校教唱京剧,张悦凭借多年的授课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她介绍:“我平时常演的剧目是《金玉奴》《杜十娘》《红楼二尤》或者是载歌载舞的《小放牛》等剧目,难度很大,不适合用来给初学者启蒙。所以上课时我会给学生们选一些好入手的小片段,同时从基本功开始,比如身段组合、走脚步、跑圆场,从喊嗓子开始,练习‘十三道辙’,了解‘四功五法’等。尤其是‘四微’的训练,包括‘微侧身、微提气、微笑、微瞪眼’,这些对于一个人的外貌和气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我从不把学生当作业余爱好者来看,既然选择了京剧课,就按专业人员来培养,让他们全面深刻地体会。只有了解,才能热爱。”

尽心传播京剧艺术

提及在高校教唱京剧,有哪些印象深刻或者有趣的事情时,张悦回忆说:“在南开大学,选修京剧课的外国留学生很多。我记得教过的学生中最出色的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青衣唱得好,另一个是亚美尼亚留学生,花旦演得好。虽然学生们今后也许不会从事京剧艺术事业,但我希望通过弘扬、讲解、普及传唱和实践的方式,让京剧艺术的根在年轻人的心中扎得更牢,也让京剧艺术之美在世界传播得更远。”

张悦坦言:“如今在传承国粹方面,国家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好条件,提倡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京剧演员,我很受鼓舞,那份传承京剧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愈发强烈。所以我想本着‘多教一个学生,绝不偷懒错过一个’的原则,用自己的温度去破冰,尽心竭力传播京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