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也是学校管理的最大难题,学校也不断在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与学校协同发展。今年新课标发布,要求教师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这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的教师将不再主要是从事知识传授的知识工作者,更是从事高阶认知或非认知性、高复杂性、高创造性、高情感性、高科学性、高协同性工作的行为设计者、兴趣激发者、场景策展者、学习引导者、生活示范者、挑战陪伴者等等。而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系统、全景、智慧的教师培训是重要路径。
后疫情时代,以虚实结合的智慧技术带来了教师培训方式的跨越式发展与变迁,线上培训也以跨越时空、资源丰富、学习灵活、连接广泛、性价比高等优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开了第二空间。那学校可以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技术设计线上线下嵌套学习的教师培训系统呢?
蒲公英教育智库通过对“学校行为学”的研究,从“行为学”的视角,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真问题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课体系,通过 培训场景、认知体验、工具策略、学习方式、任务成果等的系统设计,也对线上全学习系统进行了升级,全面赋能教师生长力。
1
从行为出发,重构培训内容
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遵循个性、激发潜能的过程,教师的培训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以行动改善为目标,以教师素养与技能框架为方向,结合教师在学校的角色发展、成长规划实际,组织培训内容与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准备、专业行为、专业发展提供可操作的行动路径,并在培训中融通专业知识、情感、技能、行为、理念等,开启教师多样生态的专业成长。
(图:《21世纪教师技能研究报告》,蒲公英教育智库)
2
促效果转化,重建培训模式
对于线上培训,学校最关心的就是培训质量,如何有效地将培训转化为实践力、生产力,使培训真正发生?
我们将研训用视为一个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整体,将行动改善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去寻找教师成长的重要支点,如专业的认知、场景的沉浸、挑战的任务、技术的运用、资源的整合、研究的深度、关系的共建等建立多维培训模式,邀请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的专家与培训组织者、学习者、服务与设计团队组成共同体,在体验、感悟、理解、反思、创造中重构教师知识系统,生成更高层次对话,实现培训场域向问题解决互动场、迁移创新孵化场、研究应用实验场升级,从而达成高质量培训。
例如在重庆金山小学的培训设计中,基于学校“思维课堂”建设特色,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教师的分类进阶培训 , 按照“云教研”——“在地磨课”——“在地研习”——“云上切片诊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现教学练用评一体化,让思维在课堂真实发生,塑造学校课堂研究特色,全面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支撑及教学综合能力。
(图:学科思维培训阅读任务单)
又比如2021年,我们开设了大规模的线上培训与现场培训的混合学习模式,为了增强线下学校集体 培训的场景感、体验感、互动感,我们设计了“学习引导师”角色,负责学校本次线上学习的流程规划、场景设计、氛围营造以及问题解决,同时还肩负过程服务、组织、观察、陪伴的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提供了共创学习工具,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协助学校更加高效地组织教研活动,促进跨时空的研讨同步,非常有效地协同了学校集体学习个性化精心设计与自组织参与,实现了大规模线上培训的积极参与、持续互动、主动反思、主动分享,培训效果意外的好。
(图:过程性教研工具)
(图:阶段性复盘画布)
3
融技术工具,打造第二空间
在疫情影响下,相比与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培训更是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常态,而传统的自主式视频观看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的需求。我们在自主研发的“新学习”线上培训平台的基础上, 将线上指导、线上督学、学习资源等融为一个有机体,实现培训全过程的云端学习、管理、服务、互动、协作,从而对不同培训对象进行自主学习支持、共创协作支持、过程管理支持等多样化支持,适应了教师培训个性化、参与式、深度交互、无界培训的需要,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生态。
同时新学习平台还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培训评价与管理。我们采用“成果+过程”的方式,通过新学习APP、线上督学平台等及时反馈、管理教师培训全程活动的参与情况(如登陆次数、时长、学习进度、互动、成果展示等活动情况),生成过程性评价数据,让线上培训更加个性化、即时化、行动化。
(图:新学习APP)
(图:线上前置互动学习)
世界持续变化,教育的挑战也更加复杂与不确定,教师的专业进阶也将持续终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核心的需要不是知识,而是一个能够共同生长的生态环境,我们将 以专业的设计与服务与学校建构系统的教师成长的认知模式、体验模式、行为模式,一起探索教师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跃迁的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