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两大“杀手”。2009年起,我国试点启动面向适龄农村妇女的“两癌”免费筛查工作,目前筛查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经历了难推进,到村民主动配合,筛查成效逐步显现。
“两癌”即乳腺癌、宫颈癌,占全球癌症发病总数15%,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两大“杀手”。针对农村妇女保健意识薄弱、经济能力不强等现状,2009年起,我国试点启动“两癌”筛查工作,选取部分城市面向适龄农村妇女开展免费筛查。
随着“两癌”筛查工作不断推进,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中,将“两癌”筛查服务对象范围由以往的农村适龄妇女扩大为35~64周岁的城乡适龄妇女。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了解到,2009年年底,青岛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启动筛查工作,将农村户籍适龄妇女作为主要筛查对象,以3年为计划周期,实现区域内目标人群100%筛查。根据青岛市卫健委近期发布的政策,目前“两癌”筛查已经不局限于农村妇女,而是努力实现筛查项目提标扩面,整体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送上门的免费筛查,她们却不愿做
“两癌”筛查启动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妇幼保健院医生袁丽丽正式成为筛查服务项目成员。袁丽丽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下乡的情形,“项目组一行10人来到距离城区100公里外的村子,为适龄女性做筛查,虽然事前村委已经下发通知,并多次召开动员会,筛查当天村广播站还一直循环播放通知,但是最终自愿筛查的人数只占该村应查人数的五分之一”。
“这就是‘两癌’筛查初期的真实现状。”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赵淑萍说,农村妇女一直是“两癌”筛查的“盲区”,很多妇女感觉不适才到医院检查,确诊后大都是中晚期。
送上门的免费筛查,她们为何不愿意做?赵淑萍表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村妇女保健意识不强,很多人连什么是“两癌”都不清楚,二是她们对免费筛查持怀疑态度,认为是推销药品的陷阱,三是农村观念相对保守,很多妇女无法接受筛查的检查方式。
“知识普及、上门动员成为早些年‘两癌’筛查的主要工作难点”,袁丽丽告诉记者,为了实现100%覆盖,她们跑遍了辖区16乡镇460多个村庄。
筛查初期虽然辛苦,但也是成果最为显著的阶段。“当大家看到身边真的有人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开始逐渐认可这件事,筛查也由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袁丽丽说。
“挽救的是一个家庭”
袁丽丽还记得,2012年在西海岸新区宝山镇黑埠村筛查时,村民王美霞被筛查出患有宫颈癌。
在筛查人员帮助下,王美霞到当地权威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所幸癌细胞还没有扩散。由于治疗及时,很快她的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记者近日见到王美霞时,她正在村里的苗圃工作,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12年间,袁丽丽与团队共计下乡2000余次,筛查农村妇女31.1万人次,查出各种癌前病变、宫颈癌、乳腺癌等患者916例。
“这就是‘两癌’筛查的意义,虽然患病是不幸的,但是通过早诊断早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更挽救了一个家庭。”青岛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许万春说。
随着“两癌”筛查工作不断推进,青岛升级实施方案,2021年将“两癌”筛查费用由人均108元提高到人均128元,增加了多个检查项目,对检查发现异常的可以免费做进一步检查等。
高发群体年龄段降低至30~40岁,通过筛查,早诊率、治愈率提升
谭政帅是青岛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副主任,2014年至今下乡“两癌”筛查100余次,服务对象2万余人次。谈及8年来的下乡筛查感受,谭政帅表示有三个变化,一是农村妇女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发现的阶段越来越早,三是筛查出的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过去下乡都是医生等村民,天气不好、农活没做完,都是拒绝筛查的理由,可如今我们还没进村,村民们就早早在卫生站排队等候。”谭政帅说,随着筛查技术改善,明显的肿瘤和隐藏的导管内癌,都能检查出来,患者的治愈率也同步提高。不过他也发现,患者年龄逐渐年轻化,“两癌”高发群体从早年的50~60岁降低至30~40岁。
据统计,自实施“两癌”筛查至今,青岛共筛查200余万人,检出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5000余人。通过筛查,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5%以上,乳腺癌达70%以上。
据了解,市北区将“两癌”筛查纳入政府惠民实施工作,35岁至59岁已婚妇女均可免费接受检查;崂山区出台了《创建消除宫颈癌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将宫颈癌检查标准由人均79元提高至154.5元等,同时实施“两癌”关爱救助,对确诊的患者一次性给予5000~1万元定额补助。
记者 张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