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讲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

  01

  伴随三起杀人案

  火起来的“教育思想”

  李玫瑾教授1958年出生,现年62岁,是研究犯罪心理的专家,近年来却成为许多家长推崇的“育儿专家”。

  ▲李教授多年来在不同场合

  频繁发表她的家庭教育观点

  以“李玫瑾”命名的教育类公众号、直播号数目庞大、流量惊人(或许并未经过李教授本人授权)。网络上随处可见“李玫瑾育儿精华”“李玫瑾育儿笔记”……

  李教授多年来在不同场合所做的家庭教育讲座被剪辑为长短不一的视频,通过社交媒体无孔不入地传播。一些学校会组织老师、家长集体观摩。很可能正在阅读本文的你,也被亲友强力安利过。

  一些家长表示对李教授的育儿观点不能更赞同,甚至呼吁“先修李玫瑾教授的课,才有资格当老师、做父母”。

  ▲李教授粉丝评论

  曾经,我也是李玫瑾教授的粉丝。经过几年的学习成长,我却特别不建议家长朋友跟李教授学育儿了。

  为什么?

  相信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感受——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乍一听挺有道理,再听听又觉得有点怪。

  哪里怪?说不清。

  连续听,甚至会出现压抑、窒息、毛骨悚然的身体反应。

  为了将上述说不清的感受厘清,我凭借记忆和查阅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复盘了李玫瑾“教育思想”的源流。

  李教授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始于对发生在2004-2010年期间三起著名杀人案的点评。

  三起案件分别是:2004年的马加爵案、2009年的北京大兴灭门案(李磊案)、2010年的药家鑫案。

  02

  马加爵案:

  杀同学是因为“自我中心”?

  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宿舍同学,震惊全国。公安部对他发出A级通缉令。

  许多人认为马加爵犯罪的根因是贫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在发表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论文《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李教授这样写道:“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继而提出,家庭、学校只重视智力教育是种误区,应对青少年增加人生观的教育,使他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学会顾及他人和群体的利益。

  李教授在诸多媒体采访中重申了她的上述观点。

  ▲马加爵受审

  如果只从预防犯罪的层面看,这些观点毫无问题。可当涉足家庭教育领域的分析,李教授的思路就出现种种漏洞了。

  比如,她立论的基础是马加爵的原生家庭十分正常,父母双全,老实本分,家人对他都十分关心;是他不懂得亲情的价值,为了满足自己一意孤行,未能回报亲人的恩情。

  而事实上,媒体公开的案件调查、马加爵日记、马加爵大姐所写的回忆文章均显示:

  马加爵从小就特别乖。穿开裆裤的年龄就会爬上灶台盛粥给父母;从不和父母顶嘴,不惹父母生气。

  马加爵在家中排行最小,上有两姐一哥。哥姐们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到马加爵3岁左右,出现了经济困境。但父母通过帮小老板烫裤子,仍能支持子女上学。

  马加爵尊重姐姐、孝顺奶奶,妈妈少穿一条裤子都会担心妈妈受凉。看到妈妈日夜做工,就自责是他们做子女的给父母添了负担。

  大姐工作后要给马加爵生活费,他拒绝,十分体谅大姐谋生的不易。

  种种迹象说明,马加爵根本不像李玫瑾教授所定论的“自我中心”。相反,他是背负了太多来自家庭的生存压力和情感压力,过早懂事,过早成熟,“替家人着想过了头”(马加爵大姐语)。

  马加爵的父母一辈子胆小怕事,处处要求子女忍气吞声。孩子受了欺负,不但不会替孩子撑腰,还会责骂孩子。

  这也使马加爵未能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灵活处理人际冲突,只凭意志强力压抑自己,直到出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宿舍同学因玩牌发生口角,最终杀人泄愤。

  出人头地、给父母报恩是马加爵背负的另外一项沉重压力。从小到大,他常因学业竞争对同学产生嫉妒、不服。他会要求自己通过加倍刻苦超越同学,可一两次成绩不如人也会带给他强烈打击。

  日复一日、充斥童年的分数争夺战,向孩子传递了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价值观。

  此外,马家父母会因琐事激烈争吵,父亲会用狠毒的脏话骂母亲。因为同情母亲,少年马加爵对父亲产生了恨意。

  上大学后,马加爵在寒暑假不愿回家,觉得“回家没意思,不如留在学校,还有一台电脑”。

  逃亡期间,他给大姐留言吐露: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被执行死刑后,父亲不允许马加爵的骨灰埋进祖坟,认为他不配……

  马加爵的家庭显然并不真正和谐、温馨,只是表面看起来完整、健全。

  如果借此讨论家庭教育,我们需要讨论:

  不良的夫妻关系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否定并迫使孩子压抑负面情绪,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孝顺、乖,限制孩子伸展自我,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望子成龙,要求孩子过早参与竞争,成为实现家长愿望的工具,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继而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作为父母,有哪些自我成长的功课要做。

  然而,上述议题通通没有出现在李教授的视野中。李教授意识到了马加爵犯罪与家庭教育有关,却只得出了他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简单化结论。

  03

  李磊案:

  “亲自抚养,才能获得控制孩子的心理资本”?

  2009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了一起赅人听闻的灭门案。案犯李磊用尖刀将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及两个亲生幼子全部刺死。

  李磊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与奶奶感情最深,8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上学。

  他自述父母对他管教太严,从小就看不起他,认为他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经常对他呼来喝去、指手画脚。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抄起手边的东西打他。在家里他就像坐牢一样,感受不到温暖。

  ▲李磊受审

  李玫瑾教授分析这起杀亲案时认为,案犯之所以反感父母管教太严,是因为他能力弱、自尊心强、说不得。这又缘于他小时候在奶奶身边太受宠,所以对严厉不习惯。

  这样的认识很容易在未对家庭教育有过深入思考的人群中引起共鸣。

  父母管教太严,阉割了孩子的自尊,难道不该在家庭教育层面反思父母的问题吗?为何反归罪于孩子“脆弱”?

  所以李教授的逻辑是孩子要习惯打骂,即使父母对他造成种种身心伤害,也要对父母感恩戴德?这不就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霸王条款吗?

  说到这里希望不要有人出来抬杠——我绝不是想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帮杀人犯洗白。成年人犯罪,根源在原生家庭,责任在他自己。李磊杀了人,也偿了命,在此,更有价值的讨论是: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会将一个人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一个人“自尊心强、说不得”,其实是自恋脆弱、自我价值感低、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是总被批评打击,缺乏肯定、尊重和关爱造成的。

  李教授看到了果,却歪曲了因。

  从此案当中,李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观点:

  “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不要交给保姆和老人,否则等到孩子青春期,你就真的管不住了。”

  提倡父母亲自抚育孩子,本来功德无量,因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都发现:

  0-3岁是否与妈妈建立起亲密安全的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存在感、人际信任感,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基底和一生幸福。

  李教授呼吁父母亲自抚养孩子,目的却不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幸福,而是为了父母可以获得长远控制孩子的“心理资本”。

  她认为李磊的父母就是小时候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才失去了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力。

  她甚至说,让孩子在婴儿期记住你的味道,那么长大后他至少不会杀了你!

  李教授是把我们的孩子都预设成潜在的杀人犯了吗?

  为了强化这一观点,后来她还在家庭教育讲座中举过一个溥仪的例子:

  身边人的顺从助长了小皇帝的淘气任性。无人敢管的溥仪只会听一个人的话,就是喂养他长大的乳母。因为他对乳母很依恋,有感情。

  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他才会听话——这不就是PUA界的通用技术吗?真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听到李教授的“心理控制论”会产生排异反应,说明你已对父母控制孩子的念头和行为有所觉察,倾向于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借由父母诞生,却不必为父母而活。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内在认知仍停留在父母是“恩主”,孩子是负债的“奴仆”,孩子就应该满足父母、对父母快速服从——那么听李教授的“心理控制论”就会觉得特别舒坦。

  ▲某网友表达对李玫瑾教授“心理控制论”的赞同

  04

  药家鑫案:“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

  孩子心理不健康”,但多少是过分?

  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连刺8刀致人死亡。这同样是一起乖孩子犯罪事件。

  ▲药家鑫受审

  药家鑫自述,从小到大,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练钢琴。

  逼他练琴时,妈妈会拿皮带抽他。为了兼顾练琴和课业,小学阶段的他就要在课间赶作业,除了上厕所,不能离开座位。

  爸爸转业后没有再找工作,专盯他的学习,遇到他成绩下滑,会把他关在地下室,除了吃饭不准上楼。

  这一切让药家鑫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山大,经常想自杀。

  他一方面积累了对父母严酷教育的恐惧、愤怒,一方面又用理智说服自己“爸妈特别爱我,我要让他们为我骄傲”。

  这是父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而孩子实际上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真的爱他的典型冲突。

  上大学后,药家鑫更失去了空闲时间,除了学习还要做家教,经常晚上11点才结束工作,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

  他的生命好像不属于自己,他更像是实现“功名”和父母意志的奴隶。

  激情犯罪后,药家鑫很怕爸爸知道。妈妈送他自首时告诉他:“孩子,其实你爸爸很爱你,一直为你自豪,你不要怕他。”

  站在药家鑫的位置上体会,那份“怕”很真实,那份“爱”却很空洞。

  李玫瑾教授点评此案:

  “他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过宽容、善良的印象。

  如果一个人从小面对的都是善良宽容,他怎么能轻易了结别人的性命?而如果他面对的都是严厉逼迫,他能不冷漠吗?”

  正是这段点评,让当年还是名大学生的我升起了对李教授的崇敬,认为她分析得深刻。

  但当年的我意识不到的是,仅凭一两个可取的观点,远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育儿专家”。

  同样是严厉教育导致的悲剧,在分析李磊案时,李教授说案犯是因自身脆弱而不能承受父母的严苛;在分析药家鑫案时则指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孩子树立了冷漠的坏榜样;“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

  前案当中,李教授似乎支持严厉教育,认为父母打骂孩子天经地义;后案当中,李教授似乎又反对严厉教育,但不是绝对反对,认为只要“不过分”就行。具体怎么算“不过分”?没有解释。

  实际上,稍作深入思考就会意识到,对严厉教育的态度根本无法模糊——支持与否,是基于完全不同的人性观和对亲子关系的定位。

  认为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就等于认同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且儿童天性本恶。

  认为父母无权打骂孩子,就等于认同孩子是他自己的主人,儿童天性本来向上向善,只要不加阻涉,他们一定会去追求自我实现。

  对这些探讨家庭教育时不能回避的本质性问题,李教授都回避了。从她散乱的一个个观点中看,她自己的思考是很不成熟、不成体系的,讲法常常前后矛盾。

  她提倡“抓教育关键是要教育父母”“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可又常常赋予父母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将孩子看得无知无能。

  她提倡给孩子尊重,可又教导父母如何对孩子实施心理控制,让孩子害怕、听话。

  她认识到打骂会给孩子不好的行为示范,又说过“父母打儿子天经地义”“只要让孩子离不开你,你打他骂他他都不会恨你”。

  ——真是相当怪异了!

  如果不打不骂,她向父母建议的“更好”教育方式又是什么呢?

  点评三起著名杀人案件“走红”后,李教授越来越多地突破犯罪心理专家的职业边界,扮演起“育儿专家”的角色,接受各大电视台邀请,开坛讲授家庭教育,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05

  “恩威并施”,

  玩弄孩子于股掌之间

  认真听了李玫瑾教授多个不同版本的家庭教育讲座,发现只是演讲的场合、装束不同,其中的内容高度一致。

  她的确给父母提供了许多不打不骂也能让孩子听话的“好办法”,指导方针就是:“恩威并施——3岁之前有恩于他,3-6岁立威于他”。

  3岁之前有恩于孩子,即指亲自养育孩子,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便于以后控制。这点前文已经呈现,此处不再赘述。

  强调3-6岁要立威于孩子,李教授这样表述她的根据:

  许多孩子青春期出现问题,不听话,说不得,动不动就离家出走、闹自杀,是因为父母“管晚了”。因此,3岁前后就要开始防止孩子任性,对孩子说“不行”,给孩子“立规矩”。

  3岁前后,孩子会说话了,会表达独立意志了,李教授认为,这就是“任性的雏形”。

  给孩子“立规矩”要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四不要走开。

  不打不是因为心疼孩子,是考虑到打了就会让孩子完成“心理补偿”——“你都打我了,我的错误就可以抵消了”——家长的控制就无法实现了。

  具体操作指南如下: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吃了一根冰棍还要吃,在商场闹着要买新玩具,家长就要对孩子做“克制任性”的训练。

  将孩子带回家,架进卧室,关上门,然后不打不骂不走开,任由孩子哭闹。关键点是“笑眯眯地看着他哭,欣赏他的哭”,不要理他。

  因为哭闹时他听不进大人的话,所以这时也不必说教。

  等孩子发现哭闹没用,渐渐放弃,来对你察言观色、乞求,你再去绞条热毛巾,帮他擦擦脸,跟他说“我还是爱你的”,然后让他认错。下次他就知道了,他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的确,我相信照李教授的方法办理,大多数孩子都能被家长“制服”。虽然父母“开恩”没打没骂,但用置之不理的态度让孩子体会到了谴责和惩罚,唤起了孩子的惧怕、绝望。

  孩子并不会因此就不想吃冰棍、不想要玩具了,孩子只是彻底明白了,只要不服从父母的意志,父母就会收回对他的爱,瞬间对他报以冷酷。

  最后那句“我还是爱你的”,让孩子认清了父母的虚伪。

  成人说起“打一巴掌揉三揉”的伎俩都会鄙夷、不齿;将这套伎俩用到孩子身上时,一些大人却洋洋自得——他们是抓住了孩子会无条件依恋父母、爱父母的软肋!

  通过李教授的“克制任性”训练,孩子会认识到发展独立意志是“错误”,伪装自己、讨好父母才是“正道”。这样的训练经常做,就能培养出听话顺从的“好奴才”了!

  不论“施恩”还是“立威”,李教授控制孩子的“教育思想”一以贯之。不打不骂、“尊重孩子”,在控制孩子的鲜明目的下只不过是更“巧妙”的手段。

  06

  延迟满足可以避免贪婪?

  与上述手段类同,李教授还创建了用延迟满足来避免孩子贪婪,用要求孩子最后一个动筷子吃饭来避免孩子自私等种种怪异的思维连接。

  关于延迟满足的好处,李教授这样讲:

  孩子看中一个玩具时,第一次绝不要买给他,要骗他说妈妈不够钱,加几次班才能把钱攒够。这样他就知道了妈妈工作养家辛苦,金钱来之不易。(笔者按:演苦情戏,增加孩子的负疚感)

  利用孩子想要玩具而不得不讨好家长的心理,在“延迟满足”期间,就可以让孩子干活了,比如:支使他做家务,让他安安静静坐下来写字、画画多少张且必须达到你的质量要求。(笔者按:等同于在驴子眼前拴根胡萝卜,让它乖乖拉磨)

  等拖够时间,最终买给孩子他期盼的玩具时,孩子就会意识到,要获得满足,必须按照父母的规则做事。(笔者按:完全实现精神控制)

  李教授认为,这样不仅能避免孩子贪婪,还能顺带训练孩子“坐得住”,为他好好上课、学习助力,一箭双雕。

  我只想问:要避免孩子贪婪是吗?面对食物,是饿怕了的叫花子会去抢,还是饱足的富翁会去抢?

  明摆着是叫花子会去抢!

  延迟满足就是在制造孩子的匮乏感,制造心理上的叫花子。在匮乏感刺激下,孩子只会更饥渴、更贪婪。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痛痛快快满足孩子,不谈任何条件,孩子才会成为心理上的富翁。

  内心富足的孩子反而不会见什么要什么,遇到父母真的无力满足的情况会很好商量;长大了也不容易购物成瘾。

  理顺这个逻辑后就会发现,李教授提倡的延迟满足能帮父母对孩子实现精神操控,对孩子本人却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07

  最后吃饭可以防止自私?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客观地指出:

  2-7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有“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

  请注意!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是指受认知能力所限,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这与道德上的“自私”毫无关系。

  李玫瑾教授却歪解这一理论,宣扬从这一阶段开始,就要严防孩子自私。她给出的具体方法是:

  一家人一起吃饭时,要故意把饭菜摆好而不动,让孩子看着饭饿一饿——“饿一个小时饿不坏他”(李教授语)。训导孩子:长辈没动筷,孩子绝不准先动筷!

  让孩子最后一个吃饭,这样他就会“眼睛里有别人”,也能学会尊重、服从大人。

  绕来绕去,又绕回了“服从大人”。实现操控的原理同样是刻意制造匮乏,利用儿童的单纯、脆弱将其收服。

  更容易蒙蔽人的是,她先预设“孩子自私”,再鼓动家长去消灭孩子的“自私”。2-7岁的儿童根本不知“自私”为何物,完全是无辜躺枪!

  08

  父母有病,孩子吃药?真荒唐!

  家庭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没有经过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父母们很容易掉进给孩子贴“问题”标签,再四处求问改造孩子“良方”的大坑。

  高焦虑时遇到李玫瑾教授支的招儿,自然觉得特别受用,而意识不到背后给孩子造成的深远伤害。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根本没问题,只是展现了正常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

  3岁左右,孩子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会反抗父母(青春期同理)。

  这时父母不仅无需生气,反而应该高兴——你的孩子是心理健康的!

  你只要尽量保护他的自我意识,多多肯定孩子,鼓励孩子照他自己的想法尝试,就帮孩子打下了独立性、自主性发展的根基。

  这跟道德层面评判的“骄纵”“任性”八竿子打不着!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要糖吃、痴迷某类玩具的阶段,但你要相信,这只是个自然的阶段,只要自然地满足孩子,这个阶段就会自然地过去。

  处处人为设卡,才会让这个阶段卡住过不去。

  只要孩子健康成长,他绝不会18岁了还执着于8岁时想要的小汽车、洋娃娃。除非8岁时你拒绝满足他,到了18岁他来个报复性消费。

  ▲尹建莉父母学堂用户留言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阶段性呈现出“自私”的表现,比如自己的零食不给别人吃,自己的玩具不准别人动……

  你要知道,这是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物权意识、边界意识。这时你要支持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强迫他去“分享”,踩踏他的边界,把他塑造成不懂拒绝的“滥好人”。

  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自然会去分享——无论对于物质还是对于爱,这是水满则溢的自然流淌。

  如果父母不懂体恤人性、体恤孩子,又带着未经觉察的原生家庭创伤——孩子要个新玩具就幻想出孩子未来会索求无度、无法无天的一系列剧情——就会特别焦虑。

  于是就形成了我们所常见的极其荒唐的现象:

  父母有病,却让孩子吃药。

  09

  培养“人”,还是培养“工具”?

  每位家长自己选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她欣赏贵族,因为贵族稳稳当当,能禁得住眼前的诱惑,去看到长远的东西。

  她是希望家长朋友都将孩子培养成贵族。这个愿望很好。

  但没有一个贵族是叫花子摇身一变而成的。穷人乍富,我们会叫他“暴发户”,因为这样的人可能跟贵族一样有钱了,往往心理上还是穷人。

  “暴发户”与贵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童年——前者一直在积蓄匮乏感,后者一直在积蓄满足感。

  李教授怀揣着培养贵族的理想,却教人培养穷人的方法——南辕北辙啊!

  作为我母亲的同龄人,李教授是从艰苦、动荡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不免容易正常化苦难,甚至美化苦难,认为是苦难锻炼了她的坚韧,造就了她的成功,继而认为年轻一代也要吃点苦才行。

  带着这样的剧情,她的“教育思想”就呈现出给孩子“制造苦难”的特征;同时传袭了“父为君,子为臣”的封建糟粕,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亲子双方的平等。

  一些“中间派”认为,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点“目的是好的,就是过程残忍了”。错!其实目的才是大问题!

  ▲某网友对李玫瑾教授育儿观点的评价

  年轻的父母们大都已经接受了“育儿即育己”的进步观念,正在成长为学习型家长。

  但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那句名言所说:“连箭靶子都没找到,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做学习型家长,同样要先找准箭靶子(厘清教育目标)!

  你是想培养一个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人,还是想培养一个能听你指挥、为你所用的工具、附庸?

  选择后者的家长,适合做李玫瑾“教育思想”的拥趸。这是个人自由,我并不打算说服。

  而如果你选择前者,我会对你说:“你好啊!很高兴,又多了一个同路人!”

  最怕的是一边用制造恐惧的方式把孩子塑造成顺从、听话的“奴”,一边又指责孩子不独立、不勇敢、没有创造力、不成“人”样。

  李玫瑾教授喊出“只重视智力教育是种误区”“抓教育关键是要教育父母”等口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只可惜口号下的实质内容严重跑偏,误人子弟。

  不过只要家长朋友学会独立思考,不停留于此,经过一番辨析,便会收获跨越式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线。父母突破旧知、突破思维圈层,孩子自然会获得更广阔的天空。

  祝福你,我的同路人。祝福降生到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愿他们都拥有美好的童年!

  作者介绍

  短靴披风,一个下马藏剑认真切瓜的人。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 ID:yinjianlifumuxue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