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一看就懂的实用育儿理论

1、人际期望效应:对孩子积极的认可和期望,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人际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给了校长和老师一份名单,称名单上的人 “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

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凡是上了这份名单的学生,各方面的进步都比较大。但只有罗森塔尔知道,其实名单上的人,只不过是他随机挑选出来的。

这个效应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人的启示是:父母积极的暗示和期望以及赞美和信任,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会尽力达到父母的积极期望。

4个一看就懂的实用育儿理论

我曾经分享过一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和“罗森塔尔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位母亲让她的孩子改变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贴上积极的标签”,比如说“家务小能手”,“刷牙监督员”“小小工程师”等,在这些称呼的暗示下,她曾经那个懒惰、不爱刷牙、动手能力差的孩子。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大有好转了。

所以, 父母要谨记一点,不要再给孩子那些“你怎么这么笨”,“这孩子就是喜欢撒谎”“你怎么什么都不如人家”之类的消极评价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给他相应的暗示,在他达到父母的某个期望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

2、破窗理论:家庭环境如何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

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同理,如果是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很多人不会在这条街上扔垃圾,但如果这条街道有一些垃圾,不久它就会被扔上更多的垃圾。

4个一看就懂的实用育儿理论

破窗理论如果应用到育儿中来,能给我们的带来两个启示:

1、如果父母是勤快的、温和的、爱读书的,那么孩子也会受其影响,而不会成为懒惰的、暴躁的、不爱读书的人,但父母如果总是说谎、骂人、玩游戏,不用多久孩子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2、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一些小毛病(即“玻璃上的第一个洞”),父母应该及时纠正,将“这个洞”修补好,而不是放任不管,这样“破窗”才不会越来越大。

3、延迟满足效应:学会忍耐、自律方能成就大事

这个理论我前不久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过详细的阐述,大家可以戳这里。延迟满足,即我们平时说的“忍耐”、“自律”、“能抵御诱惑”,只有学会忍耐和自律的孩子,才不会被人生路上的暂时的舒适以及蝇头小利所诱惑,才能成就大事。

4个一看就懂的实用育儿理论

父母在平时可以适度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说孩子想看电视,父母不是马上满足他看电视的想法,而是告诉他吃完饭再看电视的话可以比平时多看十分钟。

延迟满足,不是一味地不让孩子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压制孩子的需求和欲望,而是让孩子在适度的等待中,学会抵御诱惑,最终变得自律。

4、手表定律: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必须统一

手表定律:森林里一只猴子捡到了游客遗落的一块手表,凭借着能决定时间这一优势,这只猴子当上了猴王。不久,猴王又捡到了一块手表,但这块手表上的时间和之前那块不一样。不一致的时间让猴王在猴群中失去了威信,很快就被赶下了台。

手表定律给父母育儿的启示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教育理念必须统一,否则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听谁的,陷入矛盾之中。

4个一看就懂的实用育儿理论

而且不一致的教育理念也会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父亲在一旁说“你这个不对,孩子你不要听她的”,这样孩子就会对母亲的教导不以为然。

在很多隔代育儿家庭中,这种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尤其严重,父母和老人应该提前商量好,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才能让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样的,如果父母为孩子制定了规则,就要一直遵守它,不要今天给孩子定了规则,明天违反了也没关系,或者父亲刚给孩子定了一条规则,母亲马上就破坏了它。只有在规则面前保持前后一致、所有人一致,规则才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