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育儿知识

  有一次在小吃店进早餐,遇到一位妈妈带着她7岁的儿子吃早点。但见孩子背着书包专心摆弄玩具,妈妈用勺子喂他......

  我相信,此场景司空见惯。也许您也亲身经历过!从微观说,她是在爱着孩子。但是从宏观说,她是在害孩子。以下我用宏观思维方法阐述一下我理解的如何正确育儿的问题。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反之孩子是家长的名片。所以做家长的首先学会宏观思维极为重要。这是正确育儿的基础条件。微观思维关注的是当前如何让孩子更舒服。宏观思维关注的是孩子的当前与成长未来的关系。两种思维方式培育的孩子在眼下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当其进入社会实践时会有明显区别。

  二、培育孩子的责任感。建议在孩子3岁时就鼓励其介入家务劳作,例如洗自己的袜子;睡觉前把衣服叠好放在枕头旁,起床时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并按照规律(如大小)排列;在玩具出现故障时,家长与其共同琢磨排除方法,引导其好奇心的萌发......

  三、培育孩子的关注力。建议玩具不可过多,过多的玩具会使孩子分配在每个玩具的关注时间过短,不利于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学习。切记,在没有结论时万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孩子养成频繁“跳槽”习惯对有志者事竟成起负作用......

  四、培育孩子的兴趣点。孩子开始的兴趣往往是家长指定的,这常常与家长自己的好恶及层次有关。要知道,许多健康的爱好往往学到比较系统的知识。例如艺术类就包括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的系统能力。低下的培育甚至连“发现”都做不到!更谈不上“挖掘”与“展示”了。 如果孩子具备了系统能力可轻易延展到其他领域。具备了发现的能力对其视觉心理的丰满及其有利。孩子只会模仿而缺乏创意能力多半与习惯被“安排”有关。胆子小的孩子与家长的过度呵护有关。

  五、培育孩子的贤孝观。家长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每天历历在目的积累过程。家长双方互敬孩子就不会吐脏话;家长对父母恭敬孩子就知道孝顺;家长在公共场所礼让老人,孩子就有怜敏之心......

  六、培育孩子的公德心。如今全社会都微观思维,由家庭组成的社会细胞基本都受到了污染。人民的公德意识如何往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虽然这个题目对家庭如何培育孩子好像大了点,但是整体健康要从细胞健康开始是毋容置疑的。况且最终受益的仍然是每个社会人,包括您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从小被娇惯及过度呵护的孩子特别任性,长大成人后会自我评价过高而生存能力差。往往喜欢被赞美,有“国王”心理。不学无术而又喜欢吹牛,往往将家长当做提款机,其结果一事无成。反之,孩子懂得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被资助反而有羞辱感。授之与鱼还是渔做局外人容易理解,但做当事人就糊涂了。不信您看,凡是老年人被子女虐待大都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只知道给鱼而非渔造成的恶果。也算是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再说个普遍现象,是否让孩子玩智能手机是爱和害的基本体现!一是从病理上讲,少年儿童适宜注视无限远。视距越近(尤其长时间)眼睛的衰老速度越快。二是智能手机肯定在培育孩子的急功近利习惯。因为所需立即所得,太方便的巧得就不愿意从基础做起了!可但凡成功的结果没有不在基础上下功夫的!

  我非教育专家,但是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估计您不会有异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