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导向的微型特色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课程的融合设计与实施是学校推进“五育融合”的关键。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城学校形成“三阶生长课程”,即“生根”课程、“圆润”课程、“华茂”课程。生根课程是国家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着重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圆润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学科延展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养;华茂课程是国家课程、学科延展课程的整合,着眼于学生综合探究和融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以圆润课程和华茂课程为基础,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微型课程”体系。其中,圆润课程包含“学科延展”和“小初衔接”两部分,华茂课程包含“课题研究”和“项目创作”两部分。

学科延展:推进体验应用

学科延展是以大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学校以基础学科为内核,开放课程空间,挖掘课程资源,按照“模块整合、阶梯设置”的构想,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形成“一核两翼”的课程架构。“一核”指学科内核,“两翼”指两种实践方式,即“体验—理解”和“实践—应用”。

“体验—理解”部分设置书香相伴、人生之路、陶艺世界等内容,“实践—应用”部分设置纸韵逸趣、用数学做事、用英语做事、用语文做事等内容。在课程安排方面,一、二年级在周一下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其他年级则在周二、周四下午开展。学校在周五下午设置精品课学习时间,鼓励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以纸韵逸趣课程为例,其前身是体育教师祁浩浩结合自身特长创立的剪纸特色社团,后经学校规划、研发形成微型课程。课程以剪纸为载体,从教材中选取适合剪纸表现的教学内容,实施以“亲近自然、回归本土、理解世界”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学生前期通过阅读写作、手抄报绘画、问卷调查等形式储备知识,中期通过演讲比赛、实地考察等活动开展学习,后期通过剪纸实践形成系列主题作品。比如,三、四年级学生用剪纸表达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还在白露时节通过校园石榴采摘活动走进自然;五、六年级学生用剪纸表现中国龙的形式,实现“龙”文化的本土回归;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五岔子大桥采用“莫比乌斯环”理念设计建造,七、八年级学生就以剪纸形式生动展现这座“网红桥”的形貌。

在精品课学习时间,五年级学生刘罗阳、周琬睿等以“2019年四川省青少年大熊猫自然文创联赛”为契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研修,通过搜集素材、系列创作、装饰粘贴、成果物化等环节,选取一系列“大熊猫”剪纸文创作品参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纸韵逸趣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学生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学生的多元创新能力。

小初衔接:培养学习习惯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在初中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学校探索实践小初衔接课程。课程目标包括:培育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适应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持续发展;确定“四向”衔接内容——知识储备、学科理解、关键能力、学习习惯。课程主要安排在六年级下学期开展,衔接方式有3种——前置:从初中向小学衔接;扩展:从小学向初中衔接;交叉:小学与初中交汇衔接。课程开发按照“大主题—主问题—问题串”的序列建构,形成两个类别:一类是分学科衔接,一类是跨学科衔接。分学科衔接部分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为主,语文围绕核心阅读与表达开发,数学围绕经典数学思想方法开发,英语围绕音标前置学习、语言经验扩展开发;跨学科衔接部分包括文化理解、自然探究两类。

成都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中的“火锅”文化更是全国闻名,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火锅背后的历史却知之甚少。去年,文综教师团队设计了“吃火锅,与大运会相约”的微型课程,课程背景设定为“以东道主的身份欢迎来自海内外的青年朋友”。课程以火锅文化为主题,内容涉及火锅历史、区域分布、食材选用、底料配制、餐桌礼仪等多个方面。

教师让学生查阅文献,了解成都火锅的悠久历史和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调研本地火锅店,了解各个火锅店的店名、人气、方位、所在街道等情况,还要了解到某地吃火锅应该怎样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礼仪培训,讲述关于火锅的一些礼仪常识:迎送客人的礼仪,入席座次的礼仪,食材涮、烫、煮的礼仪,餐具使用、用餐着装的礼仪,餐后评价的礼仪,等等。整个课程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突出了文化理解和综合素养方面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的群体性生长。

课题研究:引导综合探究

综合实践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研究类微型课程让学生开展基于核心问题的统整探究,设置了自然研究(农耕之妙、走进生态)、社会研究(新城之新、中和之乐)、人文研究(节日溯源、空竹不空)等模块。课程实施对象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每学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教师采取多元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课程的实施效果。

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坚持“五育融合”思想的重要一环,力求实现“以劳养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促能”的育人目标。学校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拾稷园”,将劳动实践基地划分到各个年级和班级。在自己的劳动区域,师生会一起进行“农耕之妙”微型课程的实践学习。

学校邀请有经验的学生家长讲授蔬菜栽培技术,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季节特点确定各班级的蔬菜栽种类别,包括辣椒、空心菜、小白菜、毛豆等。学生定时除草、施肥、浇水,观察蔬菜长势。蔬菜成熟了,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成功和收获的喜悦。学生手提箩筐、菜篮进行采摘,将一部分蔬菜送给老师和同学,将另一部分蔬菜进行义卖。一季收成结束,一些班级还会开展“付出—收获—分享”主题班会,感悟劳动带来的成长。

项目创作:迈向融合创新

项目创作微型课程在课程架构上主要包括设计创作和研究报告两部分,设计创作部分有与龙共舞、微电影制作等内容,研究报告部分有排洪渠之秘、守护双龙河等内容。课程目标十分明确——指向培养学生的融合创新能力。课程学习分为4个部分:一是明确任务,招领项目;二是确定学生,开展培训;三是组织实施,逐步推进;四是项目评价,验收效果。

“守护双龙河”是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在“拾稷园”旁边,有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的双龙河,河道弯曲,河水清澈,水面最宽处约18米,最窄处不到10米。虽然政府在河的两岸修建了堡坎,但河道的环境治理仍然不够理想。德育处教师认为,这是极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向社区提出,由学生承担守护双龙河的责任。

学校组织学生查阅地方志和网络资源,认识并了解双龙河,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形成第一手资料。每个年级学生的实施方案各不相同,以五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制作“许愿灯”检测水速,了解河水流向;从河道、水量、水质等方面对环境保护提出具体意见;查阅有关水质净化的方法,了解影响水质的具体因素;调研河道两岸排污情况,论证河道改建的可能性。最终,学生确立了项目实施的核心词——守护。

从“守”的方面,学生与学校所在地中和街道办化龙社区签订《成都高新新城学校守护双龙河责任书》,明确社区与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落实河道绿化管理带,防止河道环境污染,保护双龙河水质,学生还通过制作双龙河简介栏、插立警示牌、双休日写生等方式维护双龙河。从“护”的方面,学生按照规划分河段清理垃圾、清除杂草,对河道排污情况进行监督,进而对双龙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保护双龙河”微型课程,学生树立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分享了人生体验,提升了融合创新的能力。

以“五育融合”为导向的微型特色课程,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不断促进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样发展、持久发展。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城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11日第4版

作者:杨 群 罗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