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还请各位老铁帮忙点个赞,谢谢支持!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949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翻看凯莱英近期的管理层交流纪要,不难看出公司满满的喜悦及信心。
2021年的业绩本来就非常好,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今年业绩会更好,而且公司自今年后有希望整体再上一个台阶。
这背后当然离不开新冠,公司自己披露的辉瑞新冠订单就有27.2+35.42=62.62亿,是2021年公司营收的一倍还多。
根据公司管理层的说法:“这是历史上最大的订单,每次拿到大订单就意味着我们要上大台阶,2016年之前营收CAGR是25%-30%,2016年拿到一个超过三千万美元的订单,16-19年CAGR就超过30%;2019年又拿到一个七千万美元的订单,2019-2021年CAGR是35%,2021年底又拿到行业历史最大的订单,所以2022-2023是我们要抓住的新高度,新高度不仅仅是收入层面的,组织上、业务能力都会上台阶,持续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2022-2025,凯莱英给出了比2018-2021的36.2%更高的复合增长指引。
不过,关于新冠,我们先放一放,一起来看看公司交出的这份2021年报成色如何。
01
价值事务所
2021年业绩简评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39亿,同比增长 47.28%,如果剔除汇率影响则同比增长56.1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69 亿,同比增长 48.08%。
其中,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为42.38亿,同比增长45.63%。
与之可以进行对比的,药明康德旗下小分子CDMO业务,实现收入79.2亿,同比增长49.9%;康龙化成的小分子CDMO实现收入17.46亿,同比增长42.9%。
凯莱英、药明、康龙的小分子CDMO增速基本一致,都在40%以上,如此大体量还能跑这么快,充分说明CDMO的高景气度。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前端CRO业务,凯莱英面对药明、康龙始终还是有些吃亏,康龙就在年报里毫不掩饰的讲出其小分子CDMO收入中约80%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的现有客户。
今年是凯莱英成立的第22个年头,成立时间明明比药明要早,可正是因为药明从头开始往后延,才有CDMO业务成立晚于凯莱英却能实现营收、增速都比他快的情况。
即便是凯莱英的新冠天量大订单,药明也是有份的,之所以康龙没份,纯属因为他CDMO业务产能不足,去年才开始有商业化项目。
所以,缺少前端CRO业务的凯莱英,面对药明、康龙这种一体化巨头,站在更长期角度,从商业逻辑上讲总归逊色一筹。
不和一体化CXO比,凯莱英还是非常出色。
截至2021年,公司拥有临床前及临床早期订单235个,三期临床订单55个、商业化订单38个,各项订单数量比起2020都呈现十分快速的进展。
在手订单总额高达18.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37亿),同比+320%,换句话说,按照公司去年的营收,这个在手订单开足马力生产差不多要生产三年!
这个增长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地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根据公司的说法是,报告期内首次获得日本某大型制药企业的商业化生产订单,这一开头,就是2个亿的收入,和中国市场2019年水平一致,啧啧啧,还是发达国家的订单香。
当然,所长最关心的,不是当下的小分子业务,而是属于未来的大分子、细胞基因疗法,以及公司是否能补齐前端CRO业务,成为除药明、康龙外的第三个一体化CXO,要知道,连泰格这个做临床的都在朝一体化发展。
凯莱英的一体化是从并购临床CRO入手,不过可惜的是,公司没有单独披露临床CRO、大分子CDMO等新业务各自的收入情况。
只给了一个包括临床CRO在内的所有新兴业务总体收入情况,2021年实现近4亿人民币营收。
其中化学大分子(即小核酸药物类)收入同比增长42.48%;临床CRO收入增长83.71% ,在手订单超过3亿;生物药CDMO在手订单 1.3亿,并引入高瓴资本作为大分子CDMO子公司单独的战略投资者(意味着这项业务后面会单独分拆上市),去年新引进的副总高凯,之前就在高瓴资本任职。
不过总体而言,凯莱英的大分子/细胞基因疗法布局落后于康龙化成,至少康龙单独披露大分子/CGT疗法业务2021年实现收入1.5亿,凯莱英并未单独披露2021年营收,可披露的在手订单一共才1.3亿。
但不同于康龙对在手订单、在手项目完全闭口不谈,凯莱英和药明一样,积极同市场沟通,公司在近期的会议纪要中指出,2023年新业务收入整体有望超过3亿美金(差不多20亿人民币)。
若真能实现,那可着实太惊人了,这充分说明,医药行业尤其上游CXO,虽然也靠创新驱动,但总体还是属于慢变量,巨头布局新业务根本不怕晚,不管多晚,只要开始做,就永远不愁没客户。
不似芯片/光伏等行业,新技术出来,老产能直接变成落后产能从而成为相应企业的包袱,而医药行业,即便有新技术出现,如ADC、CGT、mRNA,但老技术如灭活疫苗、小分子药物依旧很香,还是具备相当的成长性。
02
价值事务所
最后
根据公司的业绩指引,预计2022年会有90%-100%的营收增速,为历史最高;2023年基于22年的高基数,增速会放缓到15%-20%,但24年又会继续加速。
那些说CXO近两年将迎来转折点的砖家可以闭嘴了,至少从目前陆续披露的龙头订单情况来看,此时说景气度转折还为时尚早。由药明开创的漏斗模式,本就具备相当的业绩可持续性。
不过,凯莱英即便有辉瑞60亿大单加持,但长期而言,赶一体化巨头药明、康龙还是会有差距,时间越长这个差距会越大,希望凯莱英在携手高瓴布局生物大分子CDMO的同时,也花点心思在前端CRO身上。
毕竟,CRO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强的客户黏性从而倒流,更关键的是,能身处整个生物医药的最前沿,通过对最具创新性的早期客户服务,可以做到对基础科学、先导研究发展趋势的追踪,从而保持自身技术的先进性。
就好比药明生物曾经说的,CDMO同行们是建好了产能再去找客户,而我们是知道客户在哪里并据此去建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