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A股分拆上市的政策落地以来,多家PE巨头纷纷牵手上市公司共育“种子选手”,而CXO企业已开始分拆业务布局二代企业,前有药明生基、昭衍生物,此次凯莱英增资实则也旨在为子公司IPO作准备。而于高瓴来说,投资凯莱英子公司也是高瓴资本转换投资策略的一个缩影。
3月26日凯莱英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拟引入高瓴等外部投资者,合计增资不超过约25.34亿元。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促使凯莱英生物技术发展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实现合格首次公开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凯莱英的忠实拥护者,高瓴资本近年来几度进出凯莱英股东席位。去年高瓴在二级市场对凯莱英减持后,其已不在公司十大股东之列。而如今又“高调”宣布再次牵手,共同加码子公司大分子和前沿疗法领域,其或许也是高领资本转变投资策略的缩影。
引入高瓴再度牵手凯莱英
凯莱英公告表示,公司拟与海河凯莱英基金、高瓴祈睿、珠海岱恒等签署投资协议,各投资方在凯莱英生物发展(以下简称“目标公司”)完成对凯莱英生物(以下简称“实体公司”)的全资收购后,对凯莱英生物发展进行投资并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
(截图来自凯莱英公告)
披露显示,在投资方中,珠海岱恒与高瓴祈睿皆隶属于高瓴。而海河凯莱英基金、凯莱同心、HAO HONG皆为凯莱英关联方。
对此凯莱英表示,本次增资有利于增强其资金实力,满足其后续资本性支出及运营支出的资金需求,提升其整体竞争力,促进公司CDMO业务的发展。
增资对于凯莱英来说,实则是谋划拆分大分子CDMO业务并上市的一步棋,而本次增资实则分为确定论与灵活轮两步完成。
上海凯莱英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不久前的3月23日,为此次目标公司,未来将成为凯莱英大分子CDMO唯一金融控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公告内表示将有望于2026年上市。
来源:看究竟App
此前,凯莱英的大分子CDMO业务归属于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实体公司”),本次将由目标公司全资收购,作为未来凯莱英大分子CDMO运营的主力实体之一。目前实体公司注册资本2.5亿,净资产1.8亿余元。
确定轮首笔增资金额约为4.098亿元,除去凯莱英医药增资额,那么可以测算出凯莱英生物本轮估值在24.1亿人民币。同时,在各方均完成首笔增资交易后,凯莱英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00%变更为83%。
在确定轮增资完成后,目标公司将视公司发展及资金需求灵活安排后续增资扩股事宜,增资上限为各轮增资总和25.34亿,各联合投资人所得增发股份比例不变,增发价格另行商定。此外,公告内表示,高瓴两基金有权在首笔增资交割日后一年内,高瓴拥有单独的1%按投前估值40亿的增发权,在两年内拥有另外1%的投前估值70亿的增发权,且高瓴就特殊认购注册资本享有的股东权利,应不劣于高瓴就在本次投资中获得的公司注册资本享有的股东权利。
所有增资完成后,目标公司与实体公司及凯莱英集团共同构成保证方,并保证努力于2026年底前完成目标公司的拆分上市。
基于凯莱英生物的本轮估值和高瓴所享有的特殊认购权,不难看出高瓴十分强烈看好凯莱英的大分子和CGT疗法CDMO业务的快速发展,并有信心公司在两年内公司估值能翻两倍。
高瓴偏爱,大单不断
高瓴资本对凯莱英的偏爱市场有目共睹,此前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也曾公开表示,作为凯莱英的长期支持者,将继续推动提升凯莱英服务创新药公司的广度和深度。
早在2020年10月,高瓴资本曾斥资10亿元强势入股凯莱英。根据公告显示,凯莱英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1017.87万股,募资金额23.11亿元。发行对象共有9家,其中高瓴资本获配440.53万股,获配金额约10亿元。
高瓴资本近年来不断在凯莱英股东席位中进进出出。在2020年第三季度,高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进成为凯莱英的第九大流通股东,不过在2020年年末,却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021年二季度末,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再度出现在视野之中,新进成为凯莱英的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达220.27万股,持股占比0.95%。仅一个季度后,高瓴资本再度减持离场。而此次合作的大手笔出资,也再次应证了张磊对于凯莱英的喜爱。
作为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凯莱英连获大单,且业绩增长亮眼。
近日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至10.76亿元,同比增长44%至49%,此前七年也连续保持业绩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2月20日,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一笔折合人民币约35.42亿元的供货合同,同时去年11月17日公告与上述客户签订约30.7亿元,于2021年11月29日公告签订27.2亿元订单。
而三次订单金额合计约为93.32亿元,核心供货时间均为2022年。上述三个订单均为小分子化学创新药CDMO,大部分于2022年交付,有望对当期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大分子业务突进——“二代CXO”的兴起
无论从业绩增长和大单情况来看,凯莱英一直是“国内小分子CDMO”龙头企业,如今“高调”宣布和高瓴一起合作杀入大分子和前沿疗法领域,到底有怎样的底气?
与小分子技术不同的是,大分子生物药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差,生产制备存储的难度更高,产能瓶颈难以突破,技术壁垒更高,大分子市场竞争格局较为聚集,当前国内也是药明生物一枝独秀的局面。
作为小分子龙头的凯莱英布局大分子业务在2019年开始启动。从目前母公司及资本给予的优势资源来看,未来凯莱英的大分子业务有望与金斯瑞、药明生物等大分子头部企业站在第一梯队,且CGT疗法CDMO赛道研发投入亦将带动业务增长。
此前凯莱英建立上海金山大分子研发中心,2020年组建大分子业务研发、生产团队并建设了GMP 规定的中试车间生产线,公司在多次冲击港股的材料中,大部分募资投建的计划都与大分子相关。同时近日,凯莱英更是计划投资30亿在上海奉贤建设生物药CDMO研发及商业化基地。
目前,凯莱英生已经构建了分析开发平台、细胞株开发和筛选平台、原液工艺开发平台、制剂开发平台、无菌灌装和冻干工艺开发平台、GMP中试生产平台等6大技术平台,提供从IND到NDA的一站式服务。
2020年年报显示,凯莱英当年大分子CDMO的相关收入为1.7亿元,同比增长53.51%,收入占比提升至6.92%。
凯莱英本次大分子业务的资本运作套路属于大小平台的母子嵌套模式,凯莱英生物天生有母公司的导流赋能,未来凯莱英大分子业务与凯莱英集团是必是资源共享。
而凯莱英医药客户网络辐射全球,包括默沙东、BMS、艾伯维、辉瑞、礼来等国际制药巨头,凯莱英生物可凭借在小分子CDMO领域积累的客户口碑与外包服务经验,寻求承接老客户的大分子CDMO业务。
同时,受益于母公司的平台优势,凯莱英的大分子平台除去获得各项营销资源共享外,公司的品牌资源、成本资源、人力资源共享、金融资源也都将收益。
纵观国内市值超400亿的头部CXO企业,自A股拆分上市的政策落地以来,多数玩家开始布局子公司拆分业务计划。
此前药明系在CDMO业务上组建药明海德,在抗体偶联药物CDMO组建药明合联,国内CGT CDMO组建了药明生基。
昭衍新药管理层孵化了一个大分子CDMO企业昭衍生物,目前昭衍生物已经在中美两地投建了大量的产能,2021年8月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已经达到10.5亿美元。
而作为投资风向标的高瓴,在过去两年间年也由通过二级市场参加医疗上市公司定增的方式,转变为投资上市公司孵化的最有潜力子业务板块。
博腾股份分拆CGT CDMO业务予子公司博腾生物,2021年4月,高瓴辰钧1.1亿投资博腾股份旗下博腾生物并获得高瓴、国投招商投资。
金斯瑞拆分旗下的大分子蓬勃生物上市,2021年5月,高瓴认购蓬勃7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及1.5亿美元,持有蓬勃生物17.05%股份。
而本次的凯莱英生物也是高瓴投资策略转变的一个显著缩影。当下CXO行业高度景气,我国本土创新药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凯莱英经过三年的大分子业务前瞻性布局,未来迎来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