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教育局举办“幼小衔接”微论坛:科学做好适应教育 助力幼儿顺利入学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是当前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由城区教育局、城区实验幼儿园、下站小学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幼小衔接 双向奔赴”微论坛开幕,大家围绕主题出谋划策,交流经验,助力幼儿顺利入学。
科学衔接 做好学段有效衔接
城区实验幼儿园作为试点园,多年来不断探索“幼小衔接”教育实践。老师们从衔接的目标、内容、力度三方面入手,每周作教研,为幼儿规划好入学准备活动的时间表、路线图,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合理组织一日活动,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的内容与目标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全过程。比如,在生活能力的培养上,小班的幼儿帮助同伴穿、脱衣服,中班的幼儿帮助老师分发餐具,大班的幼儿尝试做值日生擦桌子、整理床铺;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通过晨间阅读、亲子阅读、同伴阅读等形式,穿插小游戏来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插雪花片、搭积木、系鞋带等活动中,幼儿锻炼了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为写字打下基础。
在大班下学期,老师会带幼儿走进下站小学、新泉小学参观,与小学生们一起做操、参加升旗仪式,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老师们会和幼儿谈论一些与小学有关的话题,说一说心目中小学的样子。
下站小学作为“幼小衔接”试点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工作组,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明确入学适应的关键点,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有效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学校从儿童适应入学准备、个体差异、入学适应期、深化改革四个方面,帮助儿童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
下站小学校长耿战江介绍,学校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纳入城区开展的名师引领工程,在超星学习通打造了丰富的“云”课堂,幼儿可以在此提前认识学校,家长可以了解常规教育、安全教育、学习育儿经验等,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云”课堂结合“双减”,为入学孩子量身定制了《二十四节气》《快乐读书吧》《弟子规》《趣味数学》等特色课程。以一年级语文为例,学校安排了看图说话、新闻联播、故事大王等特色活动,为入学适应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培养 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不少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存在疑问。城区实验幼儿园对256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得知,90%的家长认为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70%的家长认为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计算能力、识字多少等方面。
下站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上官凯丽说:“学习能力并不是幼小衔接的关键,重点是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小学生活。家长可以跟孩子讲一讲在小学会结交到很多新朋友,还能学到新知识等好处。在‘幼小衔接’期间要正向引导幼儿,多鼓励,建立起幼儿的好奇心、自豪感。在能力方面,我认为家长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阅读能力、自控能力、注意力。”
城区实验幼儿园毕业幼儿家长代表荆旭芳介绍,自己的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要感谢幼儿园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习惯、团结合作精神以及荣誉感。如今她的孩子已经上了三年级,担任中队长兼任多门学科课代表。她认为养成好习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科学引导 陪伴孩子快乐阅读
下站小学实施“零起点”教学,按照相关教学要求,制订学期、学年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和要求前后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一年级学生主要的课后任务就是阅读,新课标要求一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这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
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城区实验幼儿园教师王静说:“家长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好帮手。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中班的孩子能基本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阅读不一定是看书,家长领孩子认街边的招牌、超市的商品名称和价格,去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都可以帮助孩子识字阅读。孩子通过语音日记、视频日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一天,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加了词汇量。”
下站小学教师段晓越建议家长们,要善于欣赏和激励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刻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学习方面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多与老师沟通,家长要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图片由城区实验幼儿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