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丨腾冲良盈 不可复制之美

良盈,一个拥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古村落,古巷、古宅、古井、古桥、古树群、古戏楼……走进良盈,一场穿越古今的相遇由此展开。

芭蕉关卖茶人家

良盈社区是云南保山腾冲市清水乡6个行政村之一,辖镇夷关、芭蕉关、蔡家寨、谷家寨、蔺家寨、半个山、老洋河7个自然村。

蔺家寨村口

据史料记载,蔺家寨先祖蔺景为明朝正统年间千户总管,因逃离一场纷争,携家眷从腾越(腾冲市古名)金银堆寻到这物华天宝之地“良姜洼”(蔺家寨古名)作安身立命之所。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加。蔺氏家风正统、严谨,李根源先生为蔺氏家族撰写的“奉先思孝”牌匾端端正正悬挂于宗祠。如今的蔺家寨经常开展温馨之家、文明之家、和谐之家、幸福之家、民主之家的评比活动,更好地传承着马帮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抗战文化。

蔺家寨民居

南方丝绸古道从蔺家寨穿过,这里曾商贾云集、马铃声响、马帮穿梭,曾经的繁华与喧嚣褪去,今天一块块青石板还在诉说着那段历史。

蔺家寨小巷

蔺家寨的古宅均为石头地基、土坯高墙围成,经岁月洗礼,院墙早已斑驳,小巷的青石板路青亮光滑。在观景台远眺,古村的房屋错落层叠,电影《武侠》曾在此取景,一场光影世界里的血案、阴谋与精彩的对决在此上演。

蔺家寨湖心亭

石楠、昆外朴、大柳树……上百年历史的古树群用年轮刻录悠远的时光;在湖心亭,冬日拥一炉火,可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逢节日盛会,在历经200年风雨的古戏楼可品一次古老的滇戏、看一场传统的舞狮。

半个山民居

出了蔺家寨来到半个山。半个山寨子坐落在一个半山坡上,山脚就是有名的热海风景区。据史料记载,半个山自然村于明朝正统六年建于荷花段家寨后古道旁。明朝天启二十一年全村搬至良盈村委会的正南方,因处在大盈坡西麓的半山腰,所以取名为“半个山”。这里,曾经是腾冲城到热海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南方丝绸古道往南、腾冲出缅甸八莫古道的交通要道。

半个山特有的石墙

半个山是腾冲有名的石头寨,寨子中的道路是用石板铺就,连房子也大多是用当地特有的老洋河石堆砌而成,漫步其中,你会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也会叹服于先民的智慧。这里的先民有着“驻边关 守家园”的优良传统,并一代代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劳构筑起了坚固牢实的石头居所。明末清初,质朴厚重的石城风貌逐渐呈现在半个山上,其依山走势、石板建筑的独特风貌吸引着大批喜爱者前来采风、探究。

半个山石墙

半个山的先祖,把石头的使用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由石到墙到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让边关、家园有了温度,有了家的安全。当你漫步于石头城中,脚下的石板路已被先民前辈踩踏得锃亮,石头墙上已爬起了青苔植被,几间古宅已经闲置,仿佛诉说着半个山的沧桑历史。山野间的春意,村子里的绿叶红花,后世新居的明亮,巷子间或出门或归家的村民,又给半个山赋予了勃勃的生机。

出了半个山,车程不远就到了古老的关隘镇夷关。南方丝绸古道从腾冲到梁河,曾设有芭蕉关、镇邑关、囊宋关三个关口,甘蔗寨的山坡上还设有羊倌哨,三关一哨,控制了这条古道的咽喉,也见证了冷兵器时代腾越古城防卫的严密。后来,腾越州控制范围远及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一带,镇夷关(即今天的镇邑关)渐被废弃,守关人就地安置居住,发展为村落。

镇夷关石桥

镇夷关古村落处在葱郁的群山环抱之中,民居多为三房一照壁的风格,庭院、墙角、道路、小巷均用当地所产的火山石建造,房屋的围墙由土基垒成,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这里是清朝进士江舻的故乡。如今,故居的庭院、香案、一砖一瓦均已老旧残破,但江舻为官清正廉明的故事却在这里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大盈江上的镇夷关桥见证过走夷方、赶马帮的艰辛,其本身的修建也是历尽坎坷,夕阳的余晖洒在桥上,历史如过眼云烟,流传已久的传奇故事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证明。

走进良盈,就走进了腾冲一段无法忘怀的故事。

作者 | 蔺莹、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