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在好奇,谁是魏永康?魏永康为什么被誉为“神童”,而又为什么最后不再神奇了,那么下面小编就先为大家带来魏永康传奇的一生经历。
从出生到落幕,前20年应该是魏永康人生最辉煌、耀眼的时光了,而后面这18年,为什么却不再“神奇”了呢,是什么让他发生了如此的转换,最后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8这个数字上,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相信,每一个成功的背后,永远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与付出,当然还有良好的天赋,包括魏永康也是一样。
魏永康来自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名军人,而母亲曾学梅则是百货公司的一名职员,1岁多的时候,母亲就时常带他去上班工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母亲就很细心、耐心地教他识字、认字,来自普通家庭的他,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超强的识字能力跟记忆能力更是成为了母亲坚持亲力亲为教导下去的动力,加上他也是如此喜欢学习,更是为他日后成为“神童”奠定了基础。
在母亲耐心地坚持下,魏永康2岁就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这等天赋远不是同龄人能相比的。而更夸张的是,到4岁的时候,他也基本把所有初中阶段的课程学完了,也是因为如此,为他就读初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小学六年课程,他硬是只花了两年的时间,便顺利地进入了县重点中学就读,而这时候的他,也才8岁,想想我们的8岁,也才刚顺利的上了一年级吧!
8岁的他,在重点中学时期,也同样是大放异彩,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各种荣誉集于一身。
13岁那年参加高考,更是以总分602分优异的成绩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了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故此,成就了他“神童”的称谓。
因为年纪比较小,生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当然会稍微弱一点,而作为母亲的曾学梅也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所以整个大学时期,母亲一直都是在他身边陪读,生活起居照顾的是面面俱全。
魏永康也不负众望,17岁那年,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资格。而这时候的他,也必须要独自去往北京读书了,母亲也无法再陪同他一起。
从小到大,除了读书,所有饮食起居,无不是母亲一个人一手操办完,甚至有时候饭也都是母亲亲自喂他吃的。现在离开了母亲自己独自一人生活,魏永康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你关了一扇窗,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反之亦然。而魏永康离开了母亲的照顾,本就没有任何生活技能的他,完全无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是与社会格格不入。而造成这一切的后果的,居然就是来自他的母亲。
就这样过了三年,魏永康仍旧无法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生活,20岁这年,被中科院劝退,从此,“神童”也便不再神奇了。也许是身上的光环太过亮眼,又或者巨大的反差,让他无法接受,退学后便消沉了下来。
直到2008年与妻子付碧步入婚姻的殿堂,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后,他才真正走出了“神童”的光环,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也步入了一个丈夫、父亲的角色里。
也许是造化弄人,经历了如此坎坷的半生,好不容易回归了平凡的生活,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然而好景不长,魏永康并未能享受多久这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子,病魔缠身,最终于11月9日不幸病逝,生命的长河最终定格在了38这个年龄。
古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固然重要,而我们的学习,并非只有“读书”这一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还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而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做的便是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适当的爱,这才是避免悲剧发生的关键。
魏永康的人生也告诉了我们,‘爱’,不是给他所有、想他所想、甚至于想他不想的才是爱;爱得太深,爱得太紧,也许就变成了一种伤害。为人父母,过分地溺爱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吧。所以,请别把“爱”变成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