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生机 铺就致富路

一条柏油路推动当地农旅资源进一步集聚。

平坦的村道让村民出行更方便。

新地村依托百草园资源优势,打造农耕文化风貌区。

“十亩花田”生态旅游点,游客可以通过租地认种。

满池绿意的荷塘吸引游客驻足。

立夏刚过,雨后的早晨格外凉爽。时下秋英正处花期,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坑尾村的秋英花开得正艳,惹得路人纷纷驻足观赏。农户吕大姐骑着电动车路过花田,拿出手机拍下秋英花分享到亲友群。她指着脚下崭新的柏油路感慨道:“这条路真的铺进我们农户心里了。”

吕大姐口中的柏油路全长约7公里,是潮阳区“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中的一期工程。该工程将竞海村、湖边村、坑尾村、新地村四个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旅资源进一步集聚,已成为广大驴友的徒步、骑行好去处。

据介绍,“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计划投入18.8亿元,结合示范带内8个村(社区)的空间分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特点,分期建设集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双核”“两线”“五区”空间布局,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潮阳样板。

双核是指利用海门镇农田、渔港资源,打造乡村风貌核心和渔港经济核心;两线是以乡村旅游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的两条沿涂乡村风貌线;五区是指农村体验区、大湖文化区、红色文化区、农耕文化区、综合服务区。

平坦宽阔的彩色村道、栩栩如生的立体墙画、荷塘中白鹭翻飞、田间地头农户繁忙劳作、放学的孩童们嬉笑打闹……驾车穿行在“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寂静的乡村正孕育着新时期发展的无限活力与激情。

一线通,通百线。乡村之美,并不囿于山水、生态。在提升颜值的同时,海门示范带建设也不断提升实力,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如坑尾村“十亩花田”生态旅游点,带旺坑尾村的人气,进一步促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游客还可以通过租地认种形式,采取自己种或委托运营方种植的方式,种上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待作物成熟后可快递到家。

竞海村建设农场体验区,探索打造家庭观光农庄;坑尾村发挥传统特色产业东京薯优势,打响东京丸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地村依托百草园资源优势,打造农耕文化风貌区……示范带的建设,加速当地三产融合,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

“我们镇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多年来,旅游关注点多为沿海区域。示范带的打造,彻底贯通了我镇滨海和乡村优势资源,让游客来海门游玩多了新选择。”海门镇党委副书记吴寿群表示,下一步,海门镇将继续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紧扣“路、景、村、业”融合发展,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真正释放农业活力、农村魅力、农民动力,实现农村旅游、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郑淼鑫 张伟炜 黄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