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当地最大的棚户区、城市河道最大堵点、最大的病媒生物孳生地,摇身一变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了留存城市记忆的疍家文化主题公园,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下沙片区的“蝶变”是江海区高标准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生动例证。
01
“被遗忘的角落”
“每逢台风,下沙群众真是好凄凉。”下沙片区原住民谭运洪近日对记者讲述,遇到台风遭水浸,蚊虫多,一家人盼着能从“小黑屋”里搬出去住进好房子。
下沙片区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渔民靠江生存、沿江而居。20世纪60年代,江门河上的疍家人在此聚集而居,与水为伴的疍家文化落地生根,下沙“水上人家”形成。居民在河道上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使原本狭窄的河道更加堵塞;房屋大部分仅以单薄的钢筋支撑,险象环生;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也让下沙成为病媒生物孳生地;每逢雨季房屋受浸,居民苦不堪言,恶劣的生活居住条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沙片区还有一片葵林,过去属于野蛮生长,与灌木丛相互环抱,林内潮湿黑暗,是蚊虫孳生的天堂。
因为整体环境脏乱差,房屋结构不安全,蚊虫老鼠多,居民出入极其不便,下沙片区曾一度被称为城市的“伤疤”和“被遗忘的角落”。
02
成为市民打卡点
自2019年起,江海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投入6.2亿元规划、搬迁、改造,下沙片区实实在在上演了一场华丽转身。200多户水上人家从水上搬到了楼上,河道堵点逐一打通,曾经的爱国卫生工作“黑点”已是满眼绿意。
拆除、清理容易形成病媒生物孳生条件的乱搭乱建、乱堆放、乱弃置等顽瘴痼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清理暴露垃圾、道路坑洼及积水,从而解决地势低洼、河道狭窄、区域内涝、病媒孳生等问题;河道恢复了绿化、储洪、排洪的功能。
昔日的棚户区也被打造成极具水乡特色的亲水公园,是江海区20公里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碧水环绕,绿树成荫,这里迅速成为当地的网红公园。如今的下沙公园,人行通道用石砖铺设,宽敞笔直,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现在的下沙公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原则,科学规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和区疾控中心正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防制效果评估,指导防鼠、防蚊和防蝇设施使用。
文:通讯员 蔡昭璐 吴慧敏 唐诗杨 特约记者 朱琳
编辑:于梦非
审核: 徐秉楠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