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肿瘤,是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这是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岐黄学者贾立群教授常听到的患者疑问。他的答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效果更好。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准治疗理念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能够延长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01
强强联合
不久前,贾立群收到高中同学寄来的一张CT片。“我看到他的疗效很好。”贾立群很高兴。
5年前,这位高中同学罹患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他找到贾立群的时候,右肺有很大一个肿块,已没有做手术的可能。“我们用益气养阴的院内制剂平肺方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经过一年治疗,他的病灶缩到很小。这些年过去,他的情况稳定,能正常生活、工作,带瘤生存是可能的。”贾立群说。
一位局部晚期的食管癌患者,进食困难,疼痛剧烈,手术已经做不了了。“我们用中医扶正通膈方联合西医的免疫治疗、化疗,进行了3个周期的治疗。患者食管基本打通,肿块不见了。接着,我们请胸外科会诊,进行手术,发现切下来的肿块已经没有癌细胞了,实现了病理性治愈。”贾立群对患者的后续情况很期待。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可以缓解化疗和放疗的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血象下降、恶心呕吐、脱发、四肢麻木、口腔溃疡等。”贾立群举例,手足综合征是目前肿瘤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的四肢皮肤破损,有时候指甲都脱落了,很痛苦。通过中医的外治方法,有效率达到70%以上。
贾立群接诊过一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肿瘤患者,其在免疫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征,用中药治疗一周后,基本恢复了正常。“此外,化疗引起的肢体麻木很痛苦,西医对这个并发症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而中药在这方面可以达到75%的有效率。”
这些年,贾立群也在带领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在十几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探讨中西医结合为什么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疗效。“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科室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用中医益气养阴法联合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数据显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10.7个月,比单纯化疗高出一倍。”
02
综合评估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只吃中药成不成?”在临床工作中,贾立群常被老年患者这样询问。“还是要做一些检查,如果能找到靶点,有适合的靶向药物,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音,也不耽误用中药。”贾立群比喻说,“中西医组合拳总比一根手指头要有力量。对于老年朋友,建议‘两手都要抓’,特别是一些高龄的肿瘤患者,还是要坚持中西医协同治疗。”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接受不了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有时候也没有明确的治疗靶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立群会推荐中医治疗。他举了个例子:“一位70岁的老年人发现了上段食管肿瘤病变。这个病变很麻烦,因为位置太靠上了,手术做不了。经过一年多中西医联合治疗,再次做内镜检查的时候发现肿瘤明显减小,老人体重也增加了10斤。”
“在门诊当中,我们会更加重视中医治疗。因为大部分肿瘤需要长期治疗,中医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大量随诊。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做一些检测,掌握病情变化,而且要做一些中医治疗、用一些中药,缓解患者痛苦。”贾立群也强调,“中西医结合应该前移。对于癌前病变,包括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肺小结节等,中西医结合更应该发挥二级预防作用。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对于癌前病变,中医治疗可以使肠上皮化生达到90%的控制率,甚至有1/3达到逆转。”
03
多学科协作
经过近40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团队在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癌种的治疗中,积累了中西医结合的经验。
这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在病房中,有内科、有外科,有中医、病理、影像的医护人员一起,对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多学科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肿瘤患者大都需要多阶段、多治疗手段的长期治疗,平时每周都会有多学科中西医专家在一起讨论,根据患者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这支团队成立于1984年。首任科主任张代钊教授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创建者之一。科室团队研制了多种院内制剂,以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贾立群带领团队建立了中医外治肿瘤并发症技术体系,并撰写首部肿瘤外治法专著,创建了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联体,牵头制定了《食管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帮扶基层专科医院建设,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特别是要与其他科室携手。”在贾立群看来,综合医院是天然的中西医结合平台。“依托医院大型综合诊治平台,中医可以更紧密地结合现代先进的肿瘤防治技术,开展肿瘤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郭芳 娄彦妮 蔡莹莹
编辑:于梦非
审核: 徐秉楠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