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哪件就买哪件吧。”“你怎么挑了这么难看的一件衣服?”“你来安排今天的行程吧。”“你是怎么安排的时间,让全家排了这么久的队!”……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因为一件事,对孩子说过这些前后矛盾的话呢?如果这么做,孩子正在失去自主权和独立性。
讲述:孩子渴望自己真正做主一件事
“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一学生小嘉发现了一个以前很少注意到的问题,那就是她的课余时间从原先被各种课外班控制,到现在被爸妈的各种要求和指令控制。小嘉说,现在有了不少空闲时间,本以为能自己做主做一些事情,却不想还是“身不由己”。“比如跟妈妈去买我的换季衣服,妈妈先说‘你自己拿主意就行’,等我选出自己喜欢的,妈妈马上又以‘这件穿着不舒服’‘那件图案太花哨’为由,让我放回去。然后,妈妈又做主买了她相中的‘面料好’‘图案大方’的衣服。既然这样,还让我挑什么呢?再比如,假期里全家出去玩,要在外面吃饭,我自告奋勇选餐厅,但等我选好后,爸妈却说我选的餐厅等候时间长,要换一家。”
“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爸妈经常用‘你不懂’‘你没有经验’,否决我的意见。我抗争也没有用,几次‘假民主’后,他们还会说‘等你长大就让你决定’,我简直无语了。”小嘉生气又无奈地说。
建议:培养独立品格,从放手让孩子做主开始
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首席心理专家东玉林老师说,当孩子兴冲冲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决定后,家长却兜头浇上一盆凉水,打压的不仅是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在否定孩子的自我判断力,特别是遇到家长让孩子拿主意、却第一时间予以否定的情况,孩子会感觉自主权被剥夺。如果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选择障碍。如在年轻人中,不乏不知如何穿衣搭配、不知如何在食堂打饭,甚至不知如何择偶的情况出现。
东玉林老师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让孩子在一些事情上拿主意,渐渐交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主权,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品格,有利于孩子顺利走上社会。家长应该放下自己的种种“不放心”,既然让孩子做主,就要认同他的选择。在刚开始“放权”的时候,家长可以先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提供一些经验供孩子参考;从穿衣吃饭等小事的选择开始,逐步过渡到使用零花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朋友等事情上。所谓“家教严”,并不是不给孩子自己拿主意的权利,而是需要家长在告诉孩子道德标准、社会规则、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做出判断,以及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文 贾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