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双减”之下,体育锻炼更受重视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全省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16.72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72.67万个,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东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逐年增多的优质学位、近在“家门口”的高校、飞速进步的职业教育质量,让广大师生家长获得感不断提升。

基础教育:“双减”开启成长新模式

“我从小热爱运动,现在增加了体育活动的时间,我很高兴。”广州东山培正小学三年级的黄同学对记者说, “双减”后,校外学科类补习没了,校内作业少了,自己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

据了解,“双减”实施以来,广东100%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普遍“压总量、控时间”;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累计压减95%以上。

“在‘双减’的同时,广东也加强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已经由2017年的29.61%提高至2021年的55.04%,‘五育’并举成效初显。”

加大投入,多措并举,广东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一幢新教学楼正在加紧建设中。“新教学楼建成后,教室充足了,可以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增加约200个学位。”石坝中心小学校长陈少文说道。

据统计,五年来,广东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16.72万个,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72.67万个,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高等教育:“冲补强”计划成效显著

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出炉,广东3所院校新增入选,全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达到8所。在最新的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广东共有25所高校上榜,其中8所高校位列前100名。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2018年,广东整合“双高”建设、“省市共建”等多个项目,推出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并补齐粤东粤西粤北高等教育短板,使广东向“教育强省”迈进。

除了加强对现有高校的建设外,广东还积极谋划,一批新的高校已踏上征程。五年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先后建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也开始招生。广东高等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势。

职业教育:着力打造教育“新赛道”

今年3月,第14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发布的主海报格外吸睛:一个自信昂扬的年轻人手持画笔,用光影描绘虎头。这个创意十足的主视觉海报,其设计者是来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

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广东正着力打造教育的“新赛道”,目前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日前,省教育厅公布将在52所高职院校的177个专业点开展2022年现代学徒制培养。边上学边工作,获得普通专科文凭,已成为一种新选择。从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走出的张又山就是一名现代学徒制毕业生,如今在某知名连锁酒店工作。“我周围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实习结束后,几乎不到三个月就都晋升了!”张又山说。

栉风沐雨,破浪前行。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未来五年,广东教育系统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深化改革,把广东教育打造成广东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