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科学保护 期待青春力量

“进入21世纪2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就是‘非遗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事件。”日前举行的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上,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郑重地说。

一边是亟待科学支撑的中华大地上的非遗,一边是求学无门的年轻人。由于学科建设滞后,跟不上时代,非遗保护陷入困局。对此,冯骥才曾忧心不已。去年10月,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被视作“非遗保护人才高层次专业化培养驶入‘快车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文化遗产研究的分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及其历史、风俗、审美方式、价值体系、传承人群以及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混融交叉的学科。此次在津举办的本次会议,既是启动非遗学科教材编写,也是向社会披露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最新建设进展。

据悉,首批非遗学科教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未来还将启动文化遗产学、田野调查方法、传统村落保护等各类教材的编写。“非遗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财富,但它是活态的,它的文化精髓需要代代相传,只有学科建设才能实现这样的保证。”冯骥才说,“我经常想,我们在做的这件事就像建一个大厦,编写教材也是一块砖,我们要把每一块砖放正、放好、放实、放稳,这样我们的大厦才能盖起来。”

在冯骥才看来,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太大了,人才远远不足;而在专业人才匮乏之下,非遗的科学保护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现在绝大部分非遗保护是没有专家的,且后继乏人。理清家底之后,非遗保护从抢救性保护阶段到了科学保护阶段,但没有科学支撑和科学判定是当前最大的软肋。”冯骥才认为,非遗的专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体系,使得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不仅是非遗保护事业本身的需要,未来还将由此渐渐拥有一支实实在在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春力量。

冯骥才认为,高校里有三件事对培养非遗保护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一是教材编写,二是培养目标的确立,三是就业出路的畅通。眼下他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非遗保护人才的教材编写上。在今年9月即将入学的新生课程表上,这个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将开出《习近平谈文化遗产》等一系列课程;而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冯骥才认为不同学段应该有分层次渐进式的考量,“比如职业教育,更偏重知识与技艺的习得;本科、硕士阶段则要着重培养研究和管理两方面人才,博士阶段就是更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培养”。此外,就是要打通就业渠道,“要把培养出的人才精准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上”。

“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强调田野,把书桌搬到田野里,搬到大地上,搬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在冯骥才的构想里,天津大学的非遗保护研究生培养还会与地方的实践基地紧密结合。“我们的学生要出去做田野调查,去实践基地工作。不仅要了解生活,更要做事。只有把教育和文化的现实紧紧融合在一起,非遗保护学科才能充满活力,满足现实的需要。”冯骥才说,希望自己能和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命运的学科和事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