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卫生
整理收纳物品
烹饪食物
家用器具使用维护
……
您家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
会做这些吗?
从今年9月开始
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知识
会正式进入课堂
教给孩子们
中小学今秋开设劳动课 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一大变化就是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设置十个任务群,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这样调整的目的为何?
制定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怎样防止劳动课教育流于表面?
其考评结果会不会与将来的升学挂钩?
有关劳动课的开设
先来听听大家的想法
劳动课程设置了哪些内容?
据了解,这门课程将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推荐十个任务群,把整理与收纳、烹饪、打扫卫生等纳入课程内容。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分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版块,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版块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版块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版块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任务群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比重各有侧重,学校可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
把劳动课独立出来 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 柳夕浪:劳动教育它是什么呢?是面向人人的普通教育,是面向大中小学所有学生的一种教育,具有普通性,是要对所有学生都要进行的一种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它不同于专门的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
如何通过劳动去育人,这是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就打扫一下卫生,不是简单地去收集整理什么。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一种劳动观念,体验一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一种劳动的习惯和品质。怎样进一步通过这些劳动去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提升他们的劳动的能力,培养成一种劳动习惯和品质。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顾建军: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是同时来解决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当中出现的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教育对它的独特育人价值被忽视这样的一些现象。所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的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多地试点开设劳动课 效果如何?
此前,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校已经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开展了劳动课程的试点工作。课程开设一段时间了,效果如何呢?
劳动课单独设置 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有人问,劳动课程单独设置所占的课时以及作业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呢?对此,再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 柳夕浪:准确地说,“双减”实际上它是要控制学生过重的文化课的学习负担,不是搞轻松教育、娱乐教育,它是要控制学生过重的文化课的学习负担,不是指所有的负担。
那么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结构性的失衡。调查表明,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不少学生很少从事劳动实践。所以设置劳动课程,安排一定的劳动实践,就是要纠正这种课业负担结构性的失衡问题。
劳动教育会不会成为新的“家长作业”?
新课标公布之后,还有家长担心,劳动教育会不会成为新的“家长作业”呢?怎样防止劳动课仅停留在表面,家长应该怎样参与孩子的劳动教育呢?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 柳夕浪:家长首先要适当示范,同时不能去替代学生劳动,替代学生劳动,那这个起了反作用了。家长他本身要有这种意识,同时要为孩子劳动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这是很重要的。家长把什么事都包揽了,孩子的劳动机会就会严重缺乏,那么他的自理自立能力,这个意识方面就会大大淡化。
劳动课的考评结果会与升学挂钩吗?
还有人问,劳动课单独开设、单独设置课时之后,其考评结果会不会与将来的升学挂钩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介绍,课程评价实际主要还是两点:
一是加强在课程实施当中的一种综合评价。
二是把劳动素养的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且要建立公示审核制度。把劳动素养的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里的名句也描写了劳动对孩童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表示担忧,都希望通过劳动课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磨炼意志、增强责任心。
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劳动课
不仅重视语数外
也可以煮饭和种菜
能醉心化学实验
也能自制西红柿炒蛋
能纸上刷题
也能给水果削皮
真正在劳动的乐趣中
体验生活 学会生活 全面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