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如何帮助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如何开展?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近期发起一项针对毕业生群体的线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78%)受访者表示,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自己有帮助,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不同的困惑,如对行业、公司缺少了解,求职、面试技巧不足,就业目标不清晰,不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缺少获得招聘岗位信息的渠道等。
“受疫情影响,一些公司、企业状况不是太景气,给毕业生就业造成较大的压力。”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表示,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让毕业生能够真正了解社会的需要。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参加过形式不一的学校就业指导活动,占比较高的是通过学校网络平台了解招聘岗位信息和参加校园招聘会。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形式更加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比如,武汉轻工大学成立了16个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咨询室,及时疏导学生求职就业困惑;福州大学则联合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宁波大学,共同举办了“空中双选会”。
自2013年以来,湘潭大学连续9年举办毕业生模拟求职大赛和简历制作大赛,邀请校内名师指导、校外企业家或人力资源高管评选、专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评判,累计参与人数近1.8万人次。
李慧鑫就是这两项赛事的受益者。她是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本科生,大一时就开始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之后多次参与学校组织的模拟求职大赛和简历制作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求职阶段,她在第一次面试时就收获了入职邀请,如今已顺利签约心仪的公司。
“以前总觉得,社会上优秀的人那么多,我会是公司理想的那个人吗?通过学校的比赛,我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知道该怎样把优势表现出来,这对我找工作帮助特别大。”李慧鑫说。
湘潭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陶永峰介绍,学校坚持常态化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就业暖心工程”等,着力提升就业综合素质能力与求职自信,加快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们也在期待学校更多维度、更切实际的就业指导服务。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智能推送匹配的岗位信息,68%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组织模拟面试、素质拓展、心理测试等就业指导活动,67%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开展精准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同时,40%的受访者表示,最需要就业心理辅导。王洪才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毕业生能够给用人单位展现出良好的心态,如看问题比较平和,在求职中会有非常大的优势。”他建议,高校应当提前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客观地认识社会,同时更加清晰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调整心态。
“有些学生认为,一毕业就要搞管理、就要坐办公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长春认为,高校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加脚踏实地;另一方面应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机制,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调整招生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
网友留言
@行者: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具体的工作能力?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岗位是否相符?招聘单位具体岗位要做哪些工作?希望学校的指导更加细致。
@黄露:希望社会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无归:学校的就业指导应该前置,贯穿整个大学甚至在入学前,而不是等到毕业年级才开展。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09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文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