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解读|蔚来几近垫底?合创汽车跻身第二梯队

ta-role="original-title">

进入5月,新势力们陆续发布销量,整体看,绝大多数环比下滑。半个月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发言,受困供应链,中国五月所有整车厂或停工。在过去4月,新势力们确实不同程度受到疫情波及影响。

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疫情导致的缺芯,暴露的是一个车企的整体协作能力,自研能力,以及供应链的布局,销量的好坏同样能够从中反映出来。

具体来看,埃安突破万台,零跑汽车赶超“蔚小理”,4月拿下9087台销量,同比增长216%,小鹏汽车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另外,除了这些熟悉的面孔,还新增了极氪、合创等黑马,合创单月收获3084张订单。

零跑、哪吒高涨的销量,透露出低端电动车火爆

坦白讲,销量是衡量一个品牌受到市场认可高低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表面看,对比去年同期,零跑汽车实现了两倍多的销量增长,哪吒汽车交付8813辆,同样完成了120%的增幅,明显从销量上对蔚来、理想实现力压。但更深层次暴露的是,产品受众面广,将获得更多的流量和销量。

具体车型来看,零跑T03(参数|图片)、S01以及哪吒V、哪吒U系列,定价在几万到十几万区间,主打中低端消费市场,受众群体大。

特别像零跑T03这类的微型车,适合作为家庭第二台车,用于平时代步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几万块的纯电动车销量节节攀高的原因。零跑T03 在2021年,累计销量突破4万台。

当然,从产品层面上讲,时尚的设计、可观的续航,以及还不错的智能,都是微型电动小车吃香的关键,大家可以想象,2022款零跑T03 智能硬件上,包括1毫米波雷达在内,搭载多达15个高精传感器。

但个人认为,从品牌可持续发展来说,高端才是出路,微型电动车并未满足家用出行的刚需,只是用户对于避免公共出行的一种尝鲜方式,后期预计将会面临销量大幅回落。

蔚来、理想环比大跌,受供应链拖累

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小鹏、理想4月销量分别为5074辆、4167辆、9002辆,三家车企均出现环比下滑,其中理想环比跌幅最大,达到了62.2%。

原因不复杂,疫情波及下的马太效应。早前蔚来创始人李斌发文称,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蔚来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4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理想汽车面临同样局面,根据理想相关人员沈亚楠表示,理想位于上海和江苏昆山等地区的部分供应商无法供货,有些供应商甚至完全停工、停运,于是导致现有零部件库存消化后无法继续维持生产。

除此之外,系统硬件升级促使的消费观望。按照计划,蔚来2022款ES8、ES6和EC6都将于5月下旬发布,届时将搭载最新智能座舱硬件,涉及8155芯片、360环视摄像头及5G模块等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于现款的购买热情。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每月交付相对稳定,从去年9月首次实现月交付破万开始,仅在今年2月和4月的交付量没有破万。截至4月底,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4.17万辆。除了产品上的深耕,小鹏汽车临战状态管理做得比较不错,为了缓解芯片荒,比如小鹏P5(参数|图片)采取先交车后补雷达的做法。

排位再生变,极氪、合创搅局入市

消费需求的多样推动市场更加细化,像极氪、合创汽车跻身进来,极氪汽车在4月新势力中,是鲜有出现环比增长的品牌,当月交付2137辆,环比增长19%;而合创汽车,4月订单量突破3千台,同比增长超6500%。

具体来看,丰富的智能配置、潮流的外观、超长续航里程、宽敞的空间表现,都是极氪001(参数|图片)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

至于合创汽车能迅速成长为新能源新秀,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不错的产品力。合创Z03(参数|图片)定位纯电SUV,指导价13.28万-17.88万元,拥有2750mm轴距,在这个级别内空间优势明显;而作为一款纯电产品,合创Z03的续航水平也达到中上级别,像潮酷版提供了510km、620km两个续航版本。

另外,就是智能。合创Z03搭载了声纹识别、自动泊车、L2+智能驾驶辅助等诸多科技配置,而且别看这只是十几万车型,在语言控制方面,合创Z03可以用语音控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相当领先。

第二,成熟的线下渠道以及售后保障。大家对于新势力品牌,比较担忧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截至今年4月底,合创累计建成线下店179家,覆盖120座城市,到今年结束,预计建成279家,覆盖更多的城市。

显然,在新四化的浪潮下,更多品牌加入混战,拉高了消费者的期待,大家对于新势力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蔚来、小鹏等高端电动车,也把眼光放到更具性价比的“合创”们身上。

写在后面:

疫情给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肯定的,未来三到五年,车企更要做好临战措施,包括开源节流,改外供为自给,以及完善供应链等等,以避免在供应链上受制于人。

另外,一个品牌的成长快慢是整体协同能力强弱的体现,未来能够跻身头部的,必然是在生产供给、产品部署、品牌营销以及后市场管理,各方面都有不错表现的车企。同时新势力排位变化会更加频繁,今天的销冠不代表下个月依然能稳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