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培昇先生经过多方调研及反复推敲,总结出顺应中国国情的“汽车文化”,即对“汽车文化”予以正式定义:所谓“汽车文化”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汽车的研究、生产和使用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与群众衣食住行休戚相关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新型理念、标准、价值观;……简言之,“汽车文化”所展现的“健康、时尚、快乐”,是人类智慧和生命现象的显现。此后,李培昇先生在商厦经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反复对“汽车文化”进行完善,李培昇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人类在汽车的研究、生产和使用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与群众衣食住行休戚相关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文明理念、标准、价值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三科”,即“科教兴市、科技创新、科学发展观”。如果用奥运精神作比喻,可视为“绿色、科技、人文”在现实生活中“汽车·人”一一对应的“健康、时尚、快乐”,汽车是人体腿脚的延伸,人定做汽车的主人!
2010年12月06日,李培昇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论文“汽车文化塑造是一项社会工程”。文中提到“……汽车制造、汽车‘生产链’对经济的拉动、汽车使用及对城市产生的影响,驾车文明及驾车者健康等等,都在催生着一种‘汽车文化’。这种文化与城市文明同步,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发展又促进‘汽车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认识‘汽车文化’,理解‘汽车文化’,从‘汽车文化’中领悟其中的关键点,寻找发展‘汽车文化’的生长点,对汽车业的发展,对相关‘生产链’需求的拉动,对驾车者文明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汽车产业的布局和开拓,都大有裨益。……”
2011年12月12日,李培昇先生与周锦尉先生在《文汇报》上联名合写论文“从入世10年看我们身边的汽车文化”,文章关注点之一汽车的出路在“绿色”:“用油以及废气的排放和处理,成为制约汽车业发展的障碍。这是全球性的难题。汽车业的发展出路在于‘绿色’。‘绿色’既意味着少用油,又意味着使用新能源。目前,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约在4.5亿吨,一半多来自进口,其中,内燃机用油(主要是汽车用油)约占全国石油消耗总量的50%。由此可见,节油尤其是汽车节油应当成为全民的任务。”
2012年,《解放日报》、《人民网》、《上海汽车报》相继派出李奇、沈文敏、胡静华等资深记者采访李培昇先生关于“汽车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并作发表:“……‘我们不能没有汽车,但我们更不能没有地球。’李培昇先生认为中国作为新兴的世界汽车消费大国,在现阶段尤其应该注意培育和再造‘汽车文化’;而这种培育和再造,应该采用产业化的思路。……”
2013年8月14日,李培昇先生在《东方汽车网》发表文章“谈‘汽车文化’产业化及打造上海新名片”。开篇第一句话“汽车本是个钢铁物件,是人类赋予它影响生活方式的内涵。反过来,这种内涵又作用于人类,拉近了人与车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消费理念、生活情趣及审美取向等文化范畴,此乃‘汽车文化’。”
2015年06月25日、11月19日,李培昇先生与周锦尉先生在《企业与法》、人民网上相继联名发表论文“中国梦与圆‘汽车文化梦’的融合”。文中指出“汽车具有运动性、尊贵性和集成性。汽车增大了人们活动的半径,有了高速公路后,又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和成本。……在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中,除掉汽车整车利润后,汽车的销售利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左右,零部件供应利润占20%左右,而50%-60%的利润是从服务中产生的。汽车服务业已成为国外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尤其是汽车美容产业被视为一座‘金矿’,构成了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中国汽修业、汽车美容业、汽车租赁业、汽车保险业等服务业,随着汽车的迅猛增加也进入黄金时期,但在规模、观念、制度、人员参与、作业方式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来分析,汽车服务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倍加关注。”
李培昇先生是一位理论造诣深厚的优秀企业家,他将自己创建的“汽车文化”理论与汽车楼宇、汽车金融、汽车宾馆、汽车4S店、汽车美容、国际汽车文化节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成功形成了上海汽车汽配商厦和上海市威海路汽车汽配街两个品牌模式、行业标杆。“汽车文化”得到了高层领导、专家、企业家等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积极扶持,付之实践。在此,特别介绍清华大学帅石金教授等撰写的专业书籍《汽车文化》于2006年3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为此开设了专业课程。至于李培昇先生的另一理论“企业家文化”留待日后再与大家分享,本文不作展开介绍。
时至今日,“汽车文化”理论继续与时代同行,与我们共同迎接中国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