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4月第二次线上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材料二: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
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
(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应态度也不一致,这说明古松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B .实用的态度关注事物对人的利害,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C .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它排斥个人情感,具有理论性,完全没有实用的目的。
D .与其他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
B .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
C .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
D .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A .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C .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 .吴历《题画》:“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
4 .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
5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中,林黛玉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被元妃大为赞赏。请结合材料论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两种简要分析这首诗。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马
阿来
① 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② 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
③ 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④ 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
⑤ 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伸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⑥ 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⑦ 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⑧ 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⑨ 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⑩ 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
⑪ 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⑫ 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⑬ 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
⑭ 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⑮ 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⑯ 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藏族人心中马就像酒一样能够让人激情澎湃,以此强调马的重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 .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 .“牲口”命贱却使不坏,名马虽神气十足在山地却没有用处,作者在理性审视山地马的同时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
D .山地马不需驾驭即可自行前进,这使作者感觉自己成为没有生命的货物,失去了作为一名骑手策马驰骋的豪迈感。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第⑥段的描写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从正面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简陋的鞍具从反面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B .文本分别用“马”和“性口”来指称山地马,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表达涵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
C .眼前所见的山地马属于实写,心目中理想的马则属于虚写,虚实有机结合,两种马互为衬托,丰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内涵。
D .文本将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8 .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9 .文本二提到的阿来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范待制①书(节选)
李觏②
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有九年矣。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愚不惟道之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然而命薄计拙,动成颠仆。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孤贫无依,载其空文走南北。楫焉而川泽竭,蹄焉而道路穷。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事表知乐之士,有自褐衣而得召者。如觏等辈,庶可依归。不幸未及弛担而执事以言左迁。时异事变,卒无所遇。彷徨而归,又黜乡举。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古之君子居易以俟命,不患人之不己知。今觏也,踽踽而来,若行贾之为者,其故何哉?伏念家世贫乏,幼孤无兄弟,老母年近六十,饥焉而无田,寒焉而无桑,每朝夕进侧,则见发斑体臞而食淡衣粗。乌鸟之情,痛劈骨髓。王城百舍,天门九关,铢铜不畜,何路自达?遐方小郡,知己断绝。身无油脂,日就干腊。往时多事,勤苦成疾。今兹忧愁,益复发作。长恐医饵不继,忽沉沟壑。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以此计校,不宜默默。是以来也。
伏惟执事以文学名家,以公忠许国。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不日祗奉明诏,归于帝右,持衡制事,当不因循。然则仕籍未甚清,俗化未甚修,赋役未甚等,兵守未甚完。异方之法乱中国,夷狄之君抗天子。长驱大割③,用工非一。肘腋咨议,岂宜少人?渐而收之,盍自今日。觏虽不才,以备一人之数,顾不可乎?
(选自《四库全书·盱江集》)
【注】① 范待制:指范仲淹,时任天章阁待制。待制,为侍从顾问之职。②李觏(1009—1059):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北宋著名学者。③大割:指古时杀割群牲以祭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B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C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D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书,周制,三年大比一次,乡老和乡大夫等遴选贤能之士上书推荐给天子。
B .乌鸟之情,原指小乌鸦长成后能够反哺其母,后常以此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C .伏惟,叨扰求教,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时表示谦敬之辞,多用于奏章、书信。
D .夷狄,古时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觏刻苦自励,胸怀大志。他从小奋发向学,崇尚圣贤,有安国济民之志,但却乡举不中,屡屡受挫,难以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B .李觏渴望被荐,难以遂愿。他早知道范仲淹举荐人才不拘身份,但未及拜谒,范却遭受贬谪,李觏借荐举寻找仕进之路无果而终。
C .李觏家境贫寒,力图改变。父亲早亡,母亲年老体衰,生活饥寒交迫,穷困潦倒,迫使李觏屈尊易志,以求五斗米来奉养老母亲。
D .李觏毛遂自荐,愿效其力。他深深敬佩范仲淹的报国忠心和坦荡胸怀,故不畏路途遥远、风雨寒苦,前往自荐,愿为其担事分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
(2 )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
14 .文末作者认为现在要招徕人才的原因是什么?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贺
陆游
胎发茸茸绿①映巾,归耕犹是太平民。
流觞内史招同社②,扛鼎将军与卜邻。
曾冠六鳌③非俗吏,已开九秩④是陈人。
一杯剩约梅花醉,又见开禧⑤第二春。
【注】① 绿:宋代六品、七品官员着绿色官服。②同社:志趣相同的人。③六鳌:神话中记载海上有五座仙山,因为六只大龟负载始峙而不动。④九秩:九十岁。⑤开禧:南宋宁宗时的年号,当时韩侂胄渐掌大权,于开禧二年北伐,得到时年81岁的陆游的支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胎发茸茸”言年龄之小,“绿映巾”写为官之貌,首句描绘了自己年轻出仕时的形象。
B .“归耕”一词表明诗人晚年归家田居的境况,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暗含着失落叹惋之情。
C .三、四句回忆当年曾与志趣投合的高官饮酒享乐、与定邦安国的将军比邻而居的情景。
D .“非俗吏”与“是陈人”对仗严密整齐,通过今昔对照,也流露出诗人盛时不再的感慨。
16 .本诗以“自贺”为题,“贺”中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音乐富有魅力,或清新,或婉转,或宏大。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写出箜篌声具有惊天裂石的力量。
(2 )《劝学》中,“_______”阐明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 )“暗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时指淡淡的花香,有时指女子散发的清香,如“___,___”。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 年8 月,美军在喀布尔无人机袭击行动中误杀了10 名阿富汗平民,美国空军“监察长”却称此行为未违反包括战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没有人要对此负责。美国一直宣称最为重视民主和人权,如果诚如其所言,就不该______阿富汗人的生命和人权。而现在这 10 名阿富汗平民白白丧生,美国却_______,这与其标榜的尊重民主、保护人权的理念_________,又一次暴露了美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傲慢虚伪和双重标准。美方的调查结果是对 3200 多万饱受战火蹂躏的阿富汗民众最冷酷无情的“判决”。事实上,在过去 20 年间,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等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80 万人死亡,其中平民约33.5 万。国际社会迄今未看到美国对此进行调查,更无人为此承担责任,这是国际人权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美方应彻底纠正打着民主、人权旗号_____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漠视百般推脱南辕北辙任意
B .漠视强词夺理背道而驰肆意
C .忽视百般推脱背道而驰任意
D .忽视强词夺理南辕北辙肆意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
B .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
C .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
D .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权,防止侵犯人权的事件再次发生
20 .请简要分析材料是如何使用归谬法(反证法)来驳斥美国宣称重视人权的。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靛蓝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劝学》中所说的“青”___ ①___,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
靛蓝属于吲哚类天然染料,___ ②___,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常规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___③___。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不超过50个字。
八、命题作文
23 .作文。
2022 年立春,40 多个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河北保定阜平县城南庄镇的孩子,站在北京鸟巢体育场宏大的舞台上,在举世瞩目下用希腊语共同唱出了天籁般的《奥林匹克圣歌》。几年前,他们还站在穷乡僻壤的山村里,不知歌唱为何物。直到有一天,一位曾站立在大城市讲台上的老师站到这个小山村里,教他们发出第一个乐音。直到有一天,几位站立在北京冬奥组委会选拔台上的叔叔阿姨也站到这个小山村里,向他们仲出双手:更大的舞台需要你们……于是,这些原本站在大山深处的孩子站立在祖国首都,站立在全世界面前。
无论何时,无论何人,无论何事,都要面对置身何处、价值几何等问题。请以“ 你和你站立的地方”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①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
5 .①实用的态度:《杏帘在望》是以宝玉的身份应元妃之命而作,“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赞颂太平盛世,具有实用价值。②美感的态度:诗歌所写景物动静相间,色彩鲜明,富有美感。③生命的态度: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
【解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 与实用的态度相反”错误,文中说“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相反。
故选C 。
2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错误。原文为“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可知不是无法改变,是脱离不了。
C.“ 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于文无据。原文为“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作者举王维和谢灵运诗歌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还有第四种态度即“生命的态度”,并没有说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
D.“ 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可知“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不是必要条件。
故选B 。
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结合原文“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花”和“草”是作者抒情的载体,没有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排除AB。
结合原文“ 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可知C中作者是审美主体,“梅”“雪”是作者的审美对象,有明显的主客体之别,排除C。
D.“ 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澹无人”,无人即是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如如自在,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最能体现“生命的态度”。
故选D 。
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第一段“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第四段“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第五段“先说实用的态度”,第六段“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第七段“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可知,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阐明中国美学的三种态度,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
由“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等可知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语气平易亲切。
5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这是林黛玉代贾宝玉作的一首五律,诗中所描绘的是大观园“ 浣葛山庄”迷人的景致。诗题是由元妃指定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句意为:开明盛世再也没有饥荒和冻馁,又何必为耕织整日里匆匆忙忙!以“颂圣”结束全诗,正所谓“曲终奏雅”。在颂圣中,诗人流露出对没有饥荒、没有冻馁的太平盛世的颂美之情,也难怪被元妃大为赞赏,体现了实用的态度,具有实用价值。
“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句,一方面既传达出春风中杏红柳绿,酒旗飘扬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另一方面,又是对诗题中“杏帘”两字的巧妙绾合。“在望”句,写远远望去隐约可辨的田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的农庄生活一片向往之情。中间四句从写景的角度看,诗人的笔法是相当细腻的:既注意动静相间,色味协调,又兼顾到点面的结合,尤其是“菱荇”两句,全由名词组成。这种特殊句法的运用,如果没有较高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体现了美感的态度。
“ 菱荇”以下四句,写客人眼中所见的山庄景色:这里,鹅儿在长满菱叶、飘着荇菜的清澈水面上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燕子更匆匆忙忙地从桑榆林中衔泥而去,到屋梁间构筑它们温暖的窝巢;而在弥望无际的田野上,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粉的清香,好象在预告一个丰收的年成。在这片理想的“乐土”上,一切都生活得幸福而安谧。菱荇、桑榆、春韭、稻花与鹅儿、燕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呈现出心境的美好、愉悦。这是生命的态度。
6 .C
7 .A
8 .①失望,初见时的山地马体形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不讲究食物,有违于作者心目中马的形象;②亲近,月光下的山地马形象高大,反应警觉,主动靠拢,符合作者的经验与期望;③接受,驮“我”涉水时山地马轻捷灵敏,得到作者的认同;④叹惜,驮着货物的山地马逆来顺受,丧失灵魂,沦落成牲口,引发作者感慨。
9 .①藏族人视角:马是骑手的伙伴,应该在草原上轻捷灵敏地自由驰骋,对马的感性认知和深厚情感来源于藏族人的特定身份和经历经验。②知识分子视角:山地马竟然沦落成牲口,这种异化引发的悲哀之感突破了常人实用主义的认知界限,具有理想化色彩。③人类视角:丧失个性、沦入平凡、甘于平凡,这种病态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体现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度思考。(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6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 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属于无中生有,错。文章重点写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并未对名马进行批判。
故选C 。
7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 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错。“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只是景物描写,使客观环境的真实存在,并不能“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同理,文中只写到“简陋的鞍具”从马身上卸下来,这也并不能“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故选A 。
8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由“ 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可见,作者初见时的山地马体形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不讲究食物,这与作者心目中的马大相径庭,此时的作者对山地马是失望的。
由“ 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可见此时的山地马符合作者的经验与期望,我与山地马是亲近的。
由“ 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可以看出,驮“我”涉水时山地马轻捷灵敏,作者是认同和接受它的。
由“ 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可以看出,驮着货物的山地马逆来顺受,丧失灵魂,沦落成牲口,这引发了作者感慨,使作者为之叹息。
9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写作视角的能力。
文本二中写道“ 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首先,从“ 藏族人视角”看,文中写道“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可见,在藏族人看来,马是骑手的伙伴,应该在草原上轻捷灵敏地自由驰骋。当然,这种认识与藏族人的特定身份和经历经验密切相关。
其次,从“ 知识分子视角”看,文中写道“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可以看出,驮着货物的山地马逆来顺受,丧失灵魂,沦落成牲口,这引发了作者感慨,使作者为之叹息。这种异化引发的悲哀之感,突破了常人实用主义的认知界限,具有理想化色彩。
最后,从“ 人类视角”看,文中写道“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可见:丧失个性、沦入平凡、甘于平凡,这种病态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体现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度思考。
10 .D
11 .C
12 .C
13 .(1)看待政治弊病如同自己的疾病,看待凶暴奸佞的官吏如同自己的仇敌,遗憾的是自己没有些许清水来洗涤杂质污秽(或:遗憾的是自己没有些许机会来匡正时弊)。
(2 )在家里使慈母孤单一人生活,对上辜负清明的时代: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在黄泉之下也心怀遗憾(或:怀着遗憾死去)。
14 .①仕籍、俗化、赋役、兵守等内忧尚存,有待改进完善;②外患未除,边境不稳,异域外族还在骚扰对抗;③用兵、祭祀,助手、顾问等诸多方面都广需人才。
【解析】
10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上书进谏,对于母子夫妻之间的事没有什么隐瞒忌讳;在朝廷上与宰相辩论而言辞不能屈服,这说明您的心志是做一番大事。
“ 封书言事”中,“事”是“言”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
“ 此……也”是固定句式,判断句,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故选D 。
11 .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 伏惟,叨扰求教”错误,应该是俯伏思量,伏在地上想,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时表示谦敬之辞。
故选C 。
12 .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 迫使李觏屈尊易志”错误,根据原文“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可见,他一直以来都渴望能够在仕途上有一番成就,并非“屈尊易志”。
故选C 。
1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 )“阙政”,政治弊病;“仇”,仇人;“恨”,遗憾;“瑕秽”,杂质污秽,此处指时弊。
(2 )“孤”,使……孤单;“负”,辜负;“伸”,施展;“抱”,怀着。
14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 仕籍未甚清,俗化未甚修,赋役未甚等,兵守未甚完”可知,仕籍、俗化、赋役、兵守等内忧尚存,有待改进完善。
“ 异方之法乱中国,夷狄之君抗天子”可知,外患未除,边境不稳,异域外族还在骚扰对抗。
“ 长驱大割,用工非一。肘腋咨议,岂宜少人”可见,用兵、祭祀,助手、顾问等诸多方面都广需人才。
参考译文:
李觏我是建昌南城人,已经二十九岁了。孩童时就喜欢做事,把考中进士作为自己的事业。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世俗文章,都很有可取之处。我不思考世道的盛衰,时代的拥护和反对,总是倾心于圣人的志向,将要凭借它来像尧、羲一样教化我们的百姓。看待政治弊病如同自己的疾病,看待凶暴奸佞的官吏如同自己的仇敌,遗憾的是自己没有些许清水来洗涤杂质污秽。然而命运不好,不善谋算,动辄令自己遭遇挫折一蹶不振。连乡中长老推举贤能尚且不能名列其中,更何况是封爵受职呢?我孤独贫苦,无依无靠,载着自己的文章在大江南北游走。想要乘船破浪而川泽枯竭,想要奋蹄扬鞭而道路已尽。我曾经到京师游历,凡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文宗儒师,大多都请求拜谒了。只有您的名声,时间持续最久。在儒者中间商议,则又说您乐于了解士人,也有从平民身份而得到召见的。像我这样的人,或许可以归附于您。不幸的是没有等到我前来投靠而您已经因为言论而被贬谪。时代变化,世事变迁,最终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人。我彷徨着回去,又在乡举中受挫(没能考中)。身体已病,力气已尽,仰慕喜爱朝廷,刚好您留在那片土地上,所以不以五百里路为远,冒着凄寒苦楚的风雨,前来您的房门下拜谒。
古代君子态度平易来等待自己的命运,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今天我,却孤独无依地前来,就好像商人所做的事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只是想到自己家世代贫穷困乏,自幼孤独而无兄弟,母亲已年近六十,挨饿而没有田地耕种获得粮食,寒冷却没有桑蚕吐丝织成衣服,每次早晚在侧服侍,就看见她头发斑白、身体瘦弱却只能吃着清淡的饮食,穿着粗布衣服。乌鸟孝顺之情,使我痛彻骨髓。王城方圆百舍,天门九重关卡,一分钱的积蓄也没有,有什么路可以使自己通达呢?身处远方小郡县,知己都断绝音讯。身上没有脂膏,一天天向一具干瘪的肉体靠近。从前事情太多,辛勤劳苦成疾。如今这些忧愁,更加反复发作。经常害怕医药饵食不能持续,忽然丧生。在家里使慈母孤单一人生活,对上辜负清明的时代: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在黄泉之下也心怀遗憾。因为这些计较,不应再默默承受,所以我来到您的这里求职。
俯伏思量您凭借文学而成名家,把公正忠诚奉献给国家。上书进谏,对于母子夫妻之间的事也没有什么隐瞒忌讳;在朝廷上与宰相辩论而言辞不能屈服,这说明您的志向是要做一番大事。不久将要奉英明的昭示,回到皇帝身边,公允地评判人才,处理重大事务,应当不会再因循守旧。然而现在这样,官吏名籍的簿册尚未清理,世俗教化尚未修明,赋税劳役尚未一致,军队守卫尚未完善。外国的法度扰乱中原,少数民族的君主与天子抗衡。军队迅速地向远方挺进长驱千里,杀割群牲以祭祀,所用之人不是一个就能完成的。亲信咨询商议,怎么能缺少人才呢?渐渐地聚集人才,何不从今日开始?我虽然不才,也想充这一人之数,难道不可以吗?
15 .B
16 .①对归乡生活的满足之情。诗人回归乡村之后,对自己太平、安适、自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②对过去辉煌的自豪之感。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国家的股肱之臣,与担负大任的文官武将志同道合,交往密切,不禁引以为豪,心潮澎湃。③高兴、期盼之情。尾联写诗人听闻朝廷北伐抗金的消息后高兴不已,期待能够收复失地,于是饮酒自乐,甚至与梅花相约在收到胜利的消息后醉酒庆贺。(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 .“失落叹惋之情”错。“归耕”一词表明诗人晚年归家田居的境况,表明诗人对归乡生活的满足之情。
故选B 。
16 .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 )首联后句是说诗人晚年回归乡村田居的境况,“归耕犹是太平民”意思是诗人回到家后过着躬耕田园的生活,做一个太平自在的农民,表达诗人对自己晚年过着太平、安适、自在的生活的满意、满足。
(2 )颔联,“流觞内史招同社,扛鼎将军与卜邻”,意为任职期间,和志趣相同的高官在一起饮酒享乐,与定邦安国的将军比邻而居。
颈联,“ 曾冠六鳌非俗吏,已开九秩是陈人”意为,诗人说自己也曾经不是平凡的官吏,但是现在却已经是归耕田园的旧人了。“非俗吏”与“是陈人”,今昔对照,流露出诗人盛时不再的感慨。
中间这两联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国家的股肱之臣,与担负大任的文官武将志同道合,交往密切,不禁引以为豪,心潮澎湃。对过去辉煌的自豪之感。
(3 )尾联,“一杯剩约梅花醉,又见开禧第二春”,写诗人与梅花相约在收到胜利的消息后醉酒庆贺,又可以看到北伐成功后,朝廷迎来自己的兴盛。尾联表达了诗人听闻朝廷北伐抗金的消息后,期待能够收复失地的高兴、期盼之情。
17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字有“ 娲”“炼”“生”“篱”“盈”等。
18 .B
19 .C
20 .①先提出美国重视人权的假定,②然后推出美国应该重视阿富汗人的生命和人权的结果,③最后以美国杀害阿富汗平民的事实否定了美国重视人权的假定。
【解析】
18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漠视:冷淡地对待;不在意。忽视:不注意;不重视。根据语境,美国误杀平民且不肯为此负责,是对于“ 生命和人权”的冷漠对待,故选“漠视”。
第二空,百般推脱:想尽或用尽一切方法推卸。强词夺理:本来没有道理,硬说成有道理。根据前文,美国“ 称此行为未违反包括战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没有人要对此负责”,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没有道理硬说自己没有任何责任,故选“强词夺理”。
第三空,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根据语境,“ 其标榜的尊重民主、保护人权的理念”与误杀平民而不负责的行为是完全相反的,但“南辕北辙”指举动和意图相反的景象,但美国发动战争,其意图本身就不是其理念所说的“尊重民主、保护人权”,故用在此处不妥,应选“背道而驰”。
第四空,任意: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任何条件的。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多含贬义。语境对美方干涉他国内政的态度显然是贬义,故选“ 肆意”。
故选B 。
19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从句子内部看,“ 特别是……”是递进关系复句的第二个分句,不应该放在句首,排除AD。
“ 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应该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进一步阐释,其语序应在“尊重和保护人权”后,排除B。
故选C 。
20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归谬法是指先提出跟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跟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文段中先提出“ 美国一直宣称最为重视民主和人权”的假设,由此推出“如果诚如其所言,就不该漠视阿富汗人的生命和人权”,即美国应该重视阿富汗人的生命和人权的结果。然而事实却是“美军在喀布尔无人机袭击行动中误杀了10名阿富汗平民”“却称此行为未违反包括战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没有人要对此负责”,假设的结果与已知事实相矛盾。最后再指出“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等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80万人死亡,其中平民约33.5万……无人为此承担责任”的更多事实,从而否定了美国重视人权的假定。
21 .①其实就是靛蓝② 不能溶于水③ 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
22 .①把靛蓝用水稀释,②在染液加入碱性物质,③再加入米酒或酒糟,④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⑤最后捞出晾晒。
【解析】
21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 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可知,此处是解释“青”是什么,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由此可知,此处可填:其实就是靛蓝。
第二处,根据“ 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可知,隐色体与靛蓝不同,文中已说靛蓝“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据此可知,另一个不同点是靛蓝“不能溶于水”。
第三处,根据后文“ 隐色体比靛蓝‘乖巧’”可知,此处是说“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后,变成隐色体,再根据“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可知,隐色体是黄绿色的,由此可填: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
22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题干要求“ 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首先对染色的全过程分层,然后再概括。
根据“ 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可知,先把靛蓝用水稀释,然后在染液加入碱性物质,再加入米酒或酒糟。
根据“ 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可知,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最后捞出晾晒。
据以上信息整理出答案即可。
23 .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材料主要讲太行山老区的40 多个孩子,被从大城市来到小山村的音乐老师教唱歌,北京冬奥组委会选拔台上的叔叔阿姨发现了他们,然后让原本站在大山深处的孩子站立在祖国首都,站立在全世界面前。孩子们本来是站在小山村的,但在老师和选拔台上的叔叔阿姨们的帮助下,站在了更广阔的舞台上。
这段材料给我们提供了三方面的人物。首先是来自太行山老区的40 多个孩子,其次是从大城市讲台来到小山村的那位教孩子们发第一个乐音的老师,第三方是北京冬奥组委会选拔台上的那些叔叔阿姨。上述三方面人物,本来都各有各的舞台。试题也专门提到了“无论何人”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很可能会对考生产生迷惑。考生可能会从材料里所列举的三方面的人物当中任意选一方展开思考。比如说把题目中的“你”定位为从大城市讲台站到小山村的那位教孩子们发出第一个乐音的老师。从这里出发,考生思考的角度就是这位音乐老师和他站立的地方。第二种可能是,从北京冬奥组委会选拔台上的叔叔阿姨的角度切入,考生就会展开这样的思考:北京冬奥组委会选拔台上的叔叔阿姨和他们站立的地方。“无论何人”,那就是包括所有人。考生当然也可以从来自太行山老区这40多个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思考的角度就是:来自太行山老区这40多个孩子和他们站立的地方。
但是,我们在写作时,不能仅就这三类人写,可以从这三类人拓展开去。比如类似于山区孩子这类的人,可能出生于偏僻的山村,来自经济落后的地方,或者是出身于平凡甚至贫寒的家庭中,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在一些人的帮助之下,最终取得大的成就,来到更广阔的社会,站到更大的世界舞台之上等。当然,也可以选择老师或叔叔阿姨去写。
写作时要注意文体要求,尤其注意叙事和描写等技巧。
立意:
1 .胸怀远大会站得更高。
2 .不断提升,站在更高的舞台。
3 .帮助别人站在更高处。
4 .慧眼识真,助人站在最更处。
5 .你现在站立的地方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