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
文 / 刘葳漪
和依然在媒体工作的老朋友见面,陆陆续续谈到各个企业的营销风格和公关尺度,尤其是汽车产业。从前年以来,经常会有朋友们讨论到某某品牌,它们的公关“命令”媒体不能出负面。
这个话题引起了我们的格外关注。近一两年,对负面“零容忍”的汽车品牌浮出水面。据朋友们反馈,“零容忍”的原因各异,但手段一致,如果批评或“妄议”了这样的品牌,大多会被“销声匿迹”。
有几位做自媒体的朋友甚至在饭桌上列出了一份清单,指出上面几家品牌,“你写了它们的负面,自己的号就没了”。
没有一个完美的活人,亦没有一辆完美的量产车——只要不是无中生有,不是谩骂污蔑,不是以负面为手段、盈利为目的,客观评述无可厚非。
在赛场上,没有谁100米栏是冠军,10米跳台还是冠军。各个品牌,各种车型,在性能、安全、设计方面各有所长,才符合正常的非线性的世界发展观。
在搜索引擎中,在社交媒体上,在网络论坛里,你确实看不到有些产品的瑕疵,看不到既有车主的不满,看不到召回,看不到吐槽,看不到维修记录,甚至看不到公开可以讨论的质量问题……除了它自己的官网。
作为消费者,我们只能看到它想要发布的高清视频、想要让你们知晓的预约试驾和报价信息,仿佛它已经成为这个产业的图腾和信仰。
这样的车,我肯定是不会买的,因为我知道,它真正强悍的,并不是产品力。一旦出了问题,我连个顺畅解决的途径都没有。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有一份完美的体检报告,一旦所有指标都堪称完美,要么报告是假的,要么人是假的。
有这样一句民谚:“你要孤立一个人,你就去表扬他,你就去赞美他;你要断送一个人,你就去奉承他。”
其实,掩盖过失等于助长过失,赞美错误等于推动错误。久而久之,自然会丧失是非、美丑的标准,踏上一条不归路。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溢美之词,是天性使然,但如果不是建立在有效的批评监督之上的赞美,基本是有害无益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
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
公关也是这样。一旦缺失了保障言论公信力的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吧。
所以,卖得最好的车、销售得最好的产品,恰恰媒体批评都真的还不少,厂家也正常展开召回,甚至经常在论坛贴吧里看到老车主们抱怨连连……“爱之深责之切”,老车主下回换车还是它。毕竟,投诉可以曝光,曝光后可以被解决。
创刊于1825年的《费加罗报》,至今仍是法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欧洲最有影响的媒体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它都拥有一批家喻户晓的名家、名编、名记。像大仲马、波德莱尔、皮埃尔·布里松、雷蒙德·阿伦……都曾是这家报社的从业者。
《费加罗报》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主人公费加罗,其座右铭“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a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至今挂在《费加罗报》的报头上,一份不迎合、不谄媚的媒体,引领舆论将近200年。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我相信在产品的评论上,这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