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千万别忽视

2020《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根据最新流调数据,依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已达11.2%。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在体检中频频发现血糖异常,年轻群体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人群。

专家介绍,糖尿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高危人群”,第二阶段是“糖尿病前期”,第三阶段则是“糖尿病”。根据2017年《以药物创新应对糖尿病的挑战》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6.5%的人自知已患病,32.2%的患者接受过治疗,其中49.2%血糖控制达标。较于老年糖尿病已相对成熟的医养认知,糖尿病年轻化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患者 “患病前期不自知、缺乏控糖意识、错过最佳可逆期”,“糖尿病前期”这一危险中间状态,已在青年人中屡屡亮起红灯。

“糖尿病前期”大多无症状,七类高危人群要当心

“‘糖尿病前期’又叫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表现为空腹血糖及(或)餐后血糖升高。”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祝捷解释,很多“糖尿病前期”是无症状的,年轻人自我发现的概率并不高。“一般来说,如果出现经常口渴、饥饿、排尿异常、体重减轻、视力模糊,或者刚过饭点就明显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反应或症状,应去医院检查血糖。

祝捷表示,“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分为几大类:一是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二是超重或肥胖;三是静坐或久坐的生活方式;四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五是曾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及出生时体重大于8斤的孩子;六是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或正在吃降压药或降脂药人群等;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的人等。祝捷强调,当下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若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无论是否出现上述症状或高危因素,最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依据是: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和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

仅凭体检测血糖漏检概率大,别忽视“糖尿病前期”身体“信号”

医生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年轻人往往是在出现“明显的倦怠乏力、嗜睡,饥饿感频繁及反复低血糖,排尿及喝水异常”等症状后才就医的,但这时很有可能已出现了血糖受损或已成为糖尿病人了。因此,自察、自测、自监血糖,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的身体“信号”,是预防糖尿病年轻化的首要关键。

“仅凭体检检测血糖,漏检概率非常大。”祝捷说,年度体检通常只查空腹血糖,但我国整体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主食进入体内更容易消化分解为葡萄糖,所以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检测血糖的重要指标。他建议,可以在体检中主动要求增加一项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便了解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一旦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6%,则要引起警惕,进一步做糖耐量实验确诊。“如果家中备有血糖检测仪,可以每周不定期做两到三次餐后检测,观察血糖变化,但这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必须以静脉血为准。”祝捷提醒。

生酮饮食、运动少、户外时长不足,这些“升糖”习惯要改改

如何健康生活,把握糖尿病病情发展的“最佳逆转期”?除了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外,年轻人生活方式中的新生问题也应引起关注。首先,理性看待“生酮饮食疗法”。“许多人因为担心血糖升高,采取低碳水、高蛋白饮食,但长期高蛋白饮食会造成空腹血糖过高。”祝捷说,一些研究表明,生酮饮食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但长此以往会引起更多健康问题,并不可取,总体上还需遵循“控制总量,少吃多餐,营养均衡”的原则。“糖尿病患者并不是甜食禁忌者,如果血糖不是非常高,可适当选择一些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补充维生素等人体必备营养元素,同时注意限制盐的摄入。”他建议。

因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而引起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也是导致血糖异常的重要诱因。“焦虑、疼痛、失眠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大量激素刺激血糖升高,加重病情。”祝捷建议,年轻人应尽量尝试疏导不良情绪,用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不良情绪,例如多与他人沟通交流,排解忧虑,或培养兴趣爱好,避免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关注。

积极运动也是降低血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运动会消耗存留在体内的过多葡糖糖和热量,加速代谢。祝捷说:“疫情期间,由于居家时间较多,许多患者运动量明显下降,直接导致了血糖升高。建议居家期间,也要保持每周约150分钟的中低强度锻炼,比如原地踏步、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尤其在餐后半小时后进行锻炼,可有效降低血糖。”但需注意的是,空腹运动易导致低血糖风险;而运动强度过大也可能促使体内激素水平相应升高,进而血糖升高。

另外,户外时长不足也是许多年轻人容易忽视的问题。“户外晒太阳可使人体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让血钙转化为骨钙,有利于血糖的调节。”祝捷表示,维生素D有利于改善糖代谢,在糖尿病防治上发挥着特殊作用。

作者: 徐阳晨

来源: 中国妇女报